驴得水 | 得水,忘源

作者: 还差一段路要走 | 来源:发表于2016-10-23 11:07 被阅读0次

有一句话叫:遇水则发,用在我的观影经历里面好像特别合适。上一次台风天看了「追凶者也」,这一次,恰好遇上家附近的影院点映,赶在28号公映之前,看到了「驴得水」。感谢室友,抢到了特价票。

写在前面,值得买票去看,有笑有泪。

我习惯按人来写,难免剧透,不想被剧透的,看到这里就好了。看完再回来看看,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

孙校长 | 所谓理想,大概也只是理想

「1942年」这几个字打出来的时候,我还是蛮诧异的。我对故事背景没有预期,但好像不该是抗战时期。所以一开始,总觉得演员们贴近时代的笑话,和整个电影的格调不搭。但这样的不搭,随着剧情发展,慢慢融合了。

从头到尾,孙校长虽然是整个故事的缘起,但他只是故事的参与者,他没有转变,也没有成长。

说实话,他好像是这部剧里面,最幸运的那个人。他想要通过改善农村教育来改变中国,这是理想,也仅仅是理想。这是建立在"改善农村教育就能改变中国"的前提下,然而值得怀疑的恰恰就是这个前提。

把年代撇下不说,好像所有人都以为基础教育的失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崩塌,其实好像不是的。社会的崩塌是由上而下的,基层的人是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的,那些渴望超越阶层或者是统治阶层的人,才会带来社会的倾覆。

孙校长的结局,也算是整个剧里面最好的。女儿离开,但追求自己的理想;学校还在,还可以践行「理想实验」;至于"教育部特派员",去他的。

是呀,去他的。

裴魁山 | 我穿这件貂,就没打算脱下来

裴老师说了整部剧的睛:也许中国最缺乏教育的,并不是农民。

前半部分,他是真的在关心学校的有点抠门的老师;后半部分,是当幻想破灭黑化之后,无法接受事实的小人物。

这个人的转变是突然的,他穿着貂出现的时候,全场大笑,这个人,变得贪婪而无赖。他骂一曼的那场戏,他过足了瘾,也真的是痛苦。

他给一曼告白的那一段,那首《我要》,一曼唱得真美。是那种清冽而不造作。只是人很喜欢,把自己的以为,或者说自己对他人所谓的理解与关怀,强加在别人身上。

有的人天生孟浪,有的人自幼矜持,怎么就不行了?

我其实是讨厌他这种自以为是的理解的。人呢,要看过更多经历过更多,才敢说对人性有一点点理解。而很多人,哪怕过一辈子,也无法挣脱意识形态的桎梏。

说这样是好,不过是因为,可以有一个对自己安全的处事原则;要说这不好,大概就是,凭什么这个世界要按你的原则走?

周铁男 | 我也会怕死

这个角色,特别像是班里都会有的男生头子,义气、乐观、冲动。怎么说呢,这个角色,在前面显得很寡淡。

他喜欢孙佳,他不能忍受裴魁山的抠。但直到他被开枪的那一刻,他才是真正的活了。那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变得可笑,也真实。

他和孙佳在驴棚吵架的那一段,挺尴尬的。

可能是我政治不正确,居然觉得孙佳太理想主义,太天真。我知道撒谎不对,我知道错误的代价,但我就是觉得,这个小姑娘,不懂事。只是显然,周铁男也终于失去了她。

结尾的那片草原,草原上倾泻而下的弹簧球,真美。

孙佳 | 维护得了你的天真,仍无法保全理想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个姑娘,不一样。我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不一样」是褒是贬。

她的几次出现,都把故事推向危险。

我可以理解这里面和动物之间的感情,毕竟那是她在那个环境里唯一的伙伴。我只是无法理解她的天真。她是可怜而幸运的,她一直坚持自己,未被改变。

还能逃离,还能开始,还能犯错。

我不喜欢这个姑娘,因为她好像我们每一个人。总以为自己遵守着原则,还不断试图把别人拉回来。可其实,这是个什么原则呢?我不知道。这个世界真的非黑即白么?可能是,可能不。

是不是被社会磨皮棱角,是不是被现实打败,重要么?我也不知道。

铜匠(吕得水)| 是我的错吗

这个故事的参与者,被动的主角。

他站在原地唱歌的时候,我都快哭了。多淳朴的人呐。包括他冲过去维护一曼的时候,真的像个汉子。他也变得很突然。

那件貂一定是有毒,不然怎么穿上的人都性情大变。铜匠变得,很多。

通过读书,他知道了太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他改变的诱因。不可否认,他变得自信。惩罚一曼那一段,简直叫人惊叹。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满足。不满足于对一曼的惩罚,不满足于在山窝里。他想去美国,这个伏笔,大概就是他看到那几面美国国旗。

故事甚至连他为什么出现也没交代清楚。这个人,是知识分子以为的傻子;也是知识分子自己埋下的雷。

张一曼 | 都怪这夜色,撩人的风光

我简直要爱上唱这首歌的姑娘了。

"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姑娘,你那些浪荡只是伪装,但我不在乎。你太脆弱,来我怀里吧,我给你肩膀。"我把裴魁山的意思总结了一下,然后说一句,我呸!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打着理解你的旗号绑架你。为什么不能喜欢一个上一个?为什么浪荡是因为被迫?这样一个姑娘,真的不用裴老师的同情。

只是女人还是太柔弱。

我并不愿意相信,这个会做衣服会跳舞,会说黄段子会撩汉的姑娘,会那么轻易去死。

但我也不得不相信人言可畏,毕竟阮玲玉是为了这几个字死的。

一曼在被校长剪头发的时候,幻想了几个人穿着新校服的样子。也只有她穿上了新校服。

只是,真的希望,她还能做自己,毕竟那不容易。

其他人呀 | 也是故事

尴尬的美国人,贪婪的特派员,保有良知的秘书,泼辣的铜匠媳妇。

噢,还有驴得水。

写在后面

有人说这是讽刺。我不甚关心政治,按下不表。

在我看来,最大的讽刺是:得水。

「水」在这部剧里,有真的水,是驴拉回来的;还是钱,是教育部批下来的。

驴得水,驴给他们带来了水,也带来了钱。

而整个故事的悲哀在于,当他们得到了「水」之后,忘记了为什么要水。

相关文章

  • 驴得水 | 得水,忘源

    有一句话叫:遇水则发,用在我的观影经历里面好像特别合适。上一次台风天看了「追凶者也」,这一次,恰好遇上家附近的影院...

  • 《驴得水》:漫谈《驴得水》

    1.张一曼 首谈离不了她,我整个观影过程都一直觉得她像常远,尤其是剪头发那一段。 可到后来,却发现她有更加深层的特...

  • 驴得水or吕得水?

    1. 1942年,面对战火纷飞、水缺粮绝的中国,四位心怀教育梦的老师来到了偏远的内蒙与东北交界处的一所寺庙办起了农...

  • 驴得水-吕得水

    听说是个喜剧,听说好看,等这风潮都过去了,我才迟迟拿出来看。这一看,看的我笑不出来,这一看,看得我也哭不出来...

  • 【驴得水】谁得水?!

    毛毛躁躁,看完了这部电影。 之前总听说,这部电影是由话剧改编,话剧不错,电影也好看。今天看完电影,我不得不佩服这位...

  • 被铜匠牵走的人生

    大家叫铜匠吕得水,吕得水其实就是“驴得水”,“驴得水”是个牲口,牲口的脖子上往往都套着牵东西的绳索。 看完《驴得水...

  • 得水忘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历程,也有各异的生活境遇,人的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各种心情体验都是源于各人遭遇的不同,从而引...

  • 驴得水

    这是一段影评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49378/ 在这个过程中...

  • 驴得水

    夏天来了, 带着酷热, 冰箱笑话它, 你太烤人, 没人喜欢你。 孰不知, 大家都喜欢的冰箱, 却一生为别人服务, ...

  • 驴得水

    无能为力最为孤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驴得水 | 得水,忘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zq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