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西效应与生活案例

德西效应与生活案例

作者: 幽微的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4-12-09 22:56 被阅读0次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而不自知。它就是德西效应!有没有听说过呢?接下来为各位介绍德西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出现的?又应当如何避免?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进行了一项实验,选取了一些大学生参与了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德西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1.所有学生,在解答题目时不给予奖励。

2.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但控制组的学生依旧不给予奖励和报酬。

3.给予所有学生自由休息的时间,并且暗中观察哪些学生还在继续解答问题。

实验结果发现,没有任何奖励组的学生在第三个阶段时,依旧对解题保持较大兴趣,而奖励组的学生们对解题的兴趣逐渐减少。

最终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最后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也就是说,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案例说明:

小李有个爱好是捏泥人,他感觉自己可以赋予泥人情感,对此他经常下班就回家捏泥人,工资一大半都用在了泥人上。某一次,一工艺老板给了小李一次机会,请他捏泥人,不仅包材料,而且每捏一个给他10块钱。

小李非常高兴,这下好了,不仅可以高兴的捏泥人,还能够赚钱。可久而久之,小李虽然每天只捏10个泥人,可他感觉这成了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了。就这样,激情没了,之后捏泥人也就开始糊弄起来,最后甚至讨厌起捏泥人来,很不得立刻辞职,此生都不再捏泥人。

案例分析:

原来是兴趣,慢慢地因为物质奖励后,心中有了杂念,便觉得很痛苦。

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一个兴趣,千万不要给物质奖励!也不要太严格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家长只需要做好后勤和心理辅导就可以。

还有孩子做家务,或者考试考的比较好的时候,获得什么奖励等都是最好不要用钱来做奖励的。

这样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产生不对等心理。用奖励(外部动力)破坏了(内部动机)主动学习的欲望。

包括企业很少采用奖金制度作为奖励,通常会采用奖状、通报表扬之类的。也是德西效应存在的原因。

在生活中,育儿中我们也会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时,家长拼劲全力多年培养和学习的成果,突然有一天发现,还不如一直忽略的某一项孩子本身热爱,却没有花时间精力去练习,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经常说,热爱的力量很强大。但过多地关注,也许会适得其反,倒不如顺其自然,自由发展来得更有意义!

相关文章

  • 少有人走的路 十一

    凯茜的案例、马西娅的案例、特德的案例 这三个案例都阐述了宗教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有些人需要宗教信仰,有些人则不需要。...

  • 【利平2022日记】第1135天--处处修谦德

    张利平阅读《了凡生意经》(P99-P132) 2022.11.12 本段学习谦德之效的五个案例: 丁敬宇、冯开之、...

  • 讲了凡四训之谦德之效

    谦德之效 谦德之效里面讲“惟谦受福”告诉我们从谦德来。 我们知道既然谦德能得到五福,那么什么叫谦德呢?我们对谦德要...

  • Android实现多个目的地的路径规划并在地图展示

    目录 实现效果 实现步骤 1.下载高德路径规划案例源码这个案例是基于高德的路径规划案例写的,高德路径规划案例源码地...

  • 旱地农田肥水协同效应与耦合模式-汪德水[www.rejoiceb

    下载地址:旱地农田肥水协同效应与耦合模式-汪德水[www.rejoiceblog.com].pdf

  • 动效pc案例

    1.https://hisense.co.uk/tvs/all-tvs/n6800/ 亮点:普通版和高清版电视的对...

  • 效度案例分析

    一、案例说明 调查不同人群对于创业方面的想法,其中认为也许影响“创业可能性”分为“科技发展”,“社会资源”和“教育...

  • 谦德之效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会无事生非、睚眦必报、好高骛远、狂妄自大,...

  • 心理学名言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知名医师、精神...

  • 了凡四训

    立命之举、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西效应与生活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bo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