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文友汤老师家里竟然吃到多种野味:茶叶蛋清炸物、凉拌桑叶、时鲜蕨菜、野菜跑蛋和红烧鳝鱼、红烧鹅肉、土猪肉香肠等。
他是上华街道人,一生从事教师职业,业余擅长撰写人物通讯、传说故事,是《兰溪报》和《兰江导报》优秀通讯员。退休后,在自家院子里圈养家禽和家狗、种植各类食用竹、应季蔬菜和番薯。这几天,已经做了好几年外公的他,平整土地,搭起两个钢架尼龙蔬菜小棚,一心想让一对外甥和外生女吃上新鲜、富有营养的蔬菜和草莓。
采来新鲜的茶叶裹上蛋清,放油锅里炸一下,超好吃(图片采自网络)。
他说:这都是从从茶山上采来的蕨菜和茶叶嫩头、桑叶嫩头,自家院子里长的黄甜笋,早上从门口塘里亲手钓来的黄鳝。
黄甜笋:三个梢。
据他介绍,鲜笋有雷竹笋、红壳皮笋、黄甜笋和苦竹笋。一般竹笋纤维粗,有涩味,多吃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但黄甜笋味甜质脆,清甜无渣可生吃。
各级作协会员刘鑫、沈治林、范国梁和民间文化爱好者、诗人邓亚平等纷纷拿出手机,把一道道野菜制作的菜肴拍摄上传。
把文学写在大地上。这也是自今年3月3日兰溪社区学院园丁书屋“写兰溪”座谈会——纪实文学创作探讨举办之后的一次采风活动。而在晚餐之前,大家还就皂洞口万年上山文化遗址的意义和范浚、姓氏和老年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讨论,谈了自己文学创作的方向与文学写作的进展情况。稿约的进行多刊物稿约,答应写稿的了解了写稿的具体要求。在晚餐期间,我与汤老师的两位同学还进行了一些社情互动。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4月9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