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生门》中的人性有多可怕?

《罗生门》中的人性有多可怕?

作者: 奇遇影评 | 来源:发表于2021-07-17 21:59 被阅读0次

黑泽明的电影比原著更加知名,他赋予了“罗生门”这个词更加深刻的含义,电影通过不同的人讲述同一件事,结果却完全不同。让人们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竹林,每个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竹林’”。

谎言只是为了欺骗自己,而不是他人。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选择撒谎。

电影中,三人都没有说谎的动机,强盗多襄丸不管杀没杀武士,必有一死;女人作为受害者,毫无过错;而武士早已死亡多时,更是没有任何动机,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撒谎来掩盖事实的真相。

但从他们的陈述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在强盗的陈述中,他勇猛善战,且盗亦有道。而在女人的陈述中,她身体虽然被玷污,但心灵依然纯洁,她是应该被可怜同情的。而在武士的陈述中,他无辜受害,又被妻子背叛,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他选择了自杀。

就像电影中说的,撒谎是人的本性,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导演认为,因为人的怯懦,才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

电影中,樵夫的证言堪称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每个人的原形。但即便如此,电影仍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从电影之初,观众就已经被带入故事中,参与到对事件的推理中,人们会不断猜测真相到底是什么,但到故事结尾,又会让人觉得,其实真相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而导演的用意好像也并不是为了揭露“人性之恶”,仅仅是为了让人们看清一个事实。而观众在看、在观察、猜测的时候,其实也在不知不觉走入自己的“竹林”,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全在自己的一念之差。

黑泽明在他的自传《蛤蟆的油》里说过一句:“人有这种秉性,对于自己的事情,会因为主观愿望而产生认知偏差。”

电影中还暗含深刻的讽刺意味,电影除了讽刺人性的丑恶之外,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暗讽了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国统治,而军国统治所依仗的便是武士道精神,而这种武士道却背离了日本武士道原本所推崇的忠诚、名誉精神,转而走向极端,要求对天皇的绝对效忠。因而,在电影中,武士所表现的懦弱卑鄙便是对这种武士道精神的讽刺。

在黑泽明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电影从默片向有声彩色电影过渡的时期。电影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很低下的东西,而搞电影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人。但自从《罗生门》在国外获奖后,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电影也能代表国家。”电影也因此上升到艺术层面。

相关文章

  • 《罗生门》中的人性有多可怕?

    黑泽明的电影比原著更加知名,他赋予了“罗生门”这个词更加深刻的含义,电影通过不同的人讲述同一件事,结果却完全不同。...

  • 《罗生门》开,人性无相

    谎言可以把世界扭曲到什么程度?一部《罗生门》下讲的故事可以让你看到人性中的虚伪与可怕。 电影的开头,一座破...

  • 每一个人心里都存在柔软的美好

    《罗生门》里有一句话: “我曾听说住在罗生门的恶鬼,是因为害怕人性的残忍而逃走的。” 人性的阴暗地带,是这世界上最...

  • 2020-09-14

    人性的善良有多伟大,恶意就有多可怕! 1 人性中的恶意: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负面能量,让人寒毛凛凛。 —...

  • 《罗生门》影评

    我曾听说住在罗生门的恶鬼,因为害怕人性的残忍而逃走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罗生门》,给我的感觉...

  • 人性有多可怕?

    都说家丑不外扬,可谁又知道,谁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几个丑陋的人呢? 弟弟从小就喜欢追着人打,不外乎,我和妹妹也常被打...

  • 罗生门‖人性的解读

    读《罗生门》本是出于好奇,读了之后却生出了更多的好奇。 以前看到《罗生门》的名字时,觉得应该是本小说。可当我真正翻...

  • 人性有善恶请勿忘本心——评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人性有善恶请勿忘本心——评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文/北风来袭 《罗生门》之所以名声大躁,在很多人看来是由于黑泽明导...

  • 人性转念便是地狱——罗生门读后有感

    《罗生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集《罗生门》中收录的短片小说《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想必诸君不会陌生,...

  • 我曾听说住在罗生门的恶鬼,是因为害怕人性的残忍而逃走的

    “我曾听说住在罗生门的恶鬼,是因为害怕人性的残忍而逃走的” --《罗生门》 今夜终究难以入眠,我从未感到如此寒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生门》中的人性有多可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hg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