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心理知识普及,什么媒体都能听到心理问题分析。总的来说,所有心理问题最后都归结于缺爱。
因为缺爱,所以暴躁;
因为缺爱,所以敏感;
因为缺爱,所以自卑;
因为缺爱,所以讨好;
因为缺爱,所以要“作”……
然后,所有不良的心理最终表现的形式都是伤人伤己……伤人伤己目的是为什么呢?一般都是为了得到关注,想索取爱。然而,大部分人遇到心理有问题的人都会觉得厌烦,避之不及,因此也令那些想索取爱的人更加痛苦,更加需要“作”。
缺爱的人最容易掉进索取爱的模式,然而世间能无条件接纳人的人非常少(很多父母也做不到),然后导致缺爱的人掉进更进一步“缺爱”的恶性循环。
人有很多情况会掉进“缺爱”的错觉,原生家庭、身体创伤、事业失败等等,但“缺爱”只是一个错觉。我认为,走出“缺爱”的死循环,一方面思想上要相信爱是永恒存在的,不要被外在条件和境遇所欺骗,另一方面要停止索取爱而立即给出爱,凡是索取都会讨人厌,但当你不计较给的多了,爱却自然有了,很神奇。
那问题来了,“爱”究竟是什么?爱就是那种心连心,互相平等尊重的感觉,因为我们所有宇宙生物都是一个整体,一个源头整出来的,所有人都不自觉地不断求证这个事实 —— 我们是一体的。
反过来,所有我们敌对斗气的思想都会让我们身心俱疲,因为我们都在痛苦地否定一个事实 —— 我们是一体的。
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