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对不起!他一直在等你,是我不让他等了!今生他不要再见你了。来世,我带着他一起来看你!”
把电影《水云谣》又看了一遍,还是依旧悲情而上眼。

或许是我的吊诡和刻薄,非要把电影里最后一滴眼泪所蕴藏的悲哀视为人生的失败。
苍老的碧云在屏幕中涌出不知多久未曾流的泪,而导演在那个时候,把声音去掉了,却更倍添了那一生的蹉跎、一生的喟叹、一生的唏嘘、一生的无奈。可救赎之道在那里呢?电影可以不闻不问,可是,现实中的人却不能逃避;电影可以把最后的镜头在西藏的高空拉升,从高原到戈壁到平原到台湾,在飞跃中完成关于一段旷世爱情的叙述,可是现实中的人去不能够。
那一滴泪掉得人几乎气断,你猛然要想到死之将至,你猛然要想到碧云的死亡。可死亡是什么?死之将至,却依然如此昏昧而伤痛,却最终看到那种一生情未筹的哀伤。碧云啊,碧云,人生何以如此悲凉呢?你一生作画,只为一人;你一生未嫁,也只为一人。情之至圣,反而觉得悲凉了。仿佛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构筑一道叫后人唏嘘的戏,生活于他们自己没有实在的意义。
秋水与你,情之至深至圣,其实已经无需世俗的形式来维持或者表明。你至死还不能跳出那个牢笼,至死还像少女一样的哭泣。
我宁愿你以无比平静和智慧的面貌,以明亮而纯净的姿态,以高贵而不朽的精神死去。
我倒是很欣赏金娣在她与秋水大婚之夜对着代表碧云的那杯酒说的话:姐姐,对不起!他一直在等你,是我不让他等了!今生他不要再见你了。来世,我带着他一起来看你!
金娣没有碧云那种林黛玉似的精神气质,可是她的豁达和包容却代表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实在态度。她何尝不知道,终其一生都不能代替碧云在秋水心目中的地位呢?可是,她有自己超越的办法——不忍心自己心爱的人孤苦一人于西藏高原,她宁愿牺牲多数女人耿耿于怀的那种对爱的专一要求,上到西藏与秋水厮守在那世界之巅,并最后与秋水一起葬生雪海。她并不自私,如果现实条件使得秋水与碧云早早地相遇,她会选择退出,或者独自生活;可现实给予她心爱的人似乎是一种不尽的沧桑,她不忍心看到秋水独自一人如此孤独无尽地蹉跎生命,于是,奉献出她自己的生命,一起陪伴着他。并构建了一个来世的信仰,那那里,她将带着秋水,去见碧云。可见,她一点都不自私。
我自然也爱碧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金娣却更真实,而且其爱也丝毫不失伟大!
碧云啊,碧云,情之至圣,却始终未能超脱出来去爱,悲兮!哀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