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刘同的《我在未来等你》,36岁的郝回归,一不小心穿越回了自己的高中时期,遇见了18岁的自己刘大志(父母离婚前的名字,离婚后随母亲姓,改名郝回归),甚至还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自己的班主任。
郝回归原本是在大学任教,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治课讲师,自己不满意工作但又不知如何改变现状,想辞职的想法也被周围人以“大学老师多好多体面,干嘛要辞职”的想法而堵回去了。所以当他意识到自己穿越回去的时候,决心帮助刘大志“走上正途”,让自己不再经历36岁的窘境。
在暗地里帮助“刘大志”的同时,郝回归也根据自己后来的记忆,“提前”知道了他周围小伙伴所经历着的困惑与困难,并总是以不着痕迹的手法一次次化解困难,解答困惑。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感慨。好像刘大志少年的遗憾,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痛,终于在36岁的自己这里得到了慰藉,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呢?在那个敏感脆弱而又要强的整个青春期时间,又有谁来治愈我们呢?
比如说与父母的冲突,一方面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以至于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者是深深打击过我们内心的评语,一方面自己对父母的不理解。在我们成年之后,可以逐渐意识到当初对父母的不理解,但是当初那些父母对自己内心深处造成的“无心之过”呢?却已深深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乃至自己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比如说当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又受到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的多少次批评,甚至是惩罚,让他们遭受了多少非议,自尊心被击垮,他们变得消沉而自卑,而他们身上本来散发着的人性闪光点却未有人来发掘。他们就这样自卑而又孤单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当然,并不是怪当时的父母和老师,只是大家都没有这种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给青春期的孩子造成了伤害,也不会想到有些甚至刻骨铭心,成为接下来伴随他们一生的伤痛。
只愿你我能够释怀那些明媚而又深刻的伤,只愿你我长大成人后更加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人尤其是还处于性格塑造中的孩子,不要让他们也在这明媚的年级中,留下一道道深刻的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