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七七2019.1.8】新年看的第一本书就这么酷
——坚持第308篇
一、新年看的第一本书
新年看的第一本书是《百年孤独》。
这本书是去年母亲节时,儿子送给我的母亲节礼物。想想,去年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几次拿起这本书,我又几次放下。
可能那时候每天忙忙碌碌操心的事情太多,一看见十几个字的一大串名字就懵掉,搞不清楚人物。
在我懵掉了好几次以后。终于,2019年元旦的时候,虽然也是忙忙碌碌,每天接送孩子上课下课。可是,还是再一次打开了这本书。
也许是心境不一样吧。
奇迹般的,这一次,我突然认清了人名。终于分清楚了主人公是谁。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家族七代人里,虽然孩子、孙子、等等都是用了同样的名字,都有着类似的名字的人的类似的命运。

二、很赞的一本书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魔幻现实主义借此书开山立派;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1970年被美国文学评论家列为世界优秀作品;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百年孤独》还是马尔克斯采用外祖母那种“不动声色地讲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的第一例。
为了这个漫长的“百年故事”,他想了15 年,而后因为目睹一个老头儿带着一个小男孩会见识冰块(那时候,马戏团把冰块当作稀罕宝贝来展览)的场景而开始动笔,《百年孤独》使他真正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而他往往十分重视小说的第一句话,因为他认为这决定着全书的风格、结构、甚至篇幅,故而《百年孤独》开头的这一句话也同样含有这种种神秘的信息:“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人们为此发明了一个新的时态名词:“将来过去式”来为之命名。
马尔克斯真正动笔写作《百年孤独》仅花了还不到两年的工夫,然而这之后它就引起了世界文坛的一次“爆炸性”的事件,魔幻现实主义的“磨菇云”让全世界的读者为之震撼不已,痴迷而吃惊。

三、魔幻的现实的
书中魔幻的部分很多,有时候看的我有点毛骨悚然。
1、美人雷梅黛丝的升天
这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时间的轮回重复,这个家族每一代成员名字的类似,命运的类似都使小说隐含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
能够脱离这个怪圈的人要么和这个家无关,要么早死、要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升天,最显著的就是美人雷梅黛丝最后在院子里拉着床单闪着金光升天。
2、可怕的失眠症
第一代主人公,在失眠症席卷马孔多时,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来自外来力量的流言蜚语。但当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当地著民都被这种无法正常入睡,继而丧失记忆的“瘟疫”所感染时,恐惧就掩盖了他之前所有的轻蔑和侥幸。
好在最后仍然是梅尔基亚德斯来解救了所有人。
3、吃泥土的丽贝卡
吃泥土的丽贝卡,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当丈夫何塞·阿尔卡迪奥被离奇地枪杀后,丽贝卡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去世。一直惦记着她的反而是发誓和她不共戴天的阿玛兰妲,和对她的反抗精神念念不忘的养母。
丽贝卡的心灵实际从未得到安宁,吃土允吸手指的这个恶习在她一生中反复发作。

4、神奇的吉普赛人
每一次吉普赛人来到马孔多,总会带来新奇的事物。
吉普赛人带来的阿拉伯飞毯载着马孔多居民在天空上飞来飞去。
磁铁、冰块与放大镜镜,这些在外国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物质却通过吉普赛人交易甚至讹诈的手段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幻想成武器与建造房屋的材料。
5、人的灵魂自由行走
故事中的人物众多,还包括人的灵魂也是自由自在的,在活人的屋子里进进出出。不甘寂寞,甚至会与活人交谈。
更有甚者,不堪孤独,甚至重返人间,例如梅尔基亚德斯的复活。故事中,人活着和死去了,都是自由自在的,没有太大的界限。
看见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刺死的普鲁邓奥·阿基拉尔的灵魂多年在寻找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直没有找到。最后通过梅尔基亚德斯的灵魂,终于知道,最后不远万里,又再次找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当时,真的是细思极恐,看的我后背发凉。
6、时光停留在实验室
书中的关键人物。第一代主人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实验室里一直研究着梅尔基亚德斯的笔记。同时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
后代中,每一代中都有一个儿子在这个实验室中。这个神奇的实验室,仿佛已经被时光遗忘,似乎又被时光珍爱。多年来,无人打扫却仍然干干净净,仿佛初见。
不论世事如何变迁,这个神奇小屋一直保持原貌。后来才知道,是梅尔基亚德斯的灵魂一直在这里,等候那个最终能够揭开羊皮卷秘密的人。

7、神奇的羊皮卷解读
最终,羊皮卷的秘密被揭开是家族中第六代人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终于有一天能够破译羊皮卷了。
他看见了羊皮卷的卷首的终极秘密: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他抬头,看见他的孩子真的被蚂蚁拖回去,已经被蚂蚁吃的只剩下一张皮。
而整个孤独的家族,包括马孔多,在他翻译出羊皮卷的时候,注定被飓风带走。
8、所有人的孤独
当然,这是个讲述孤独的故事。
其他的家族成员无非是孤独的坚守着这一生,这个家族中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后半生在小屋里制作小金鱼,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重复着。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与秉性也是循环往复的。布恩迪亚家族中的男性,始终是阿尔卡蒂奥与奥雷里亚诺的重复或相加,秉性也依次延续,其中隐含的也是时间上的轮回重复。
小说中家族里活得最长久的乌苏拉,阅尽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盛衰演变,特别是在她失明之后依旧能够如看得见一般,无非是因为,在她眼里,一切都无非是过去的重复,她惊呼时间在打圈圈,因而她以后永远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她的这种始终如一的对过去的追怀,也是一种时间的重复与轮回。即便是从家族之前第一个乱伦产物“猪尾巴”的人到最后一个乱伦产物“猪尾巴”被蚂蚁吃掉的婴儿也不过是循环到了起点。
9、现实的历史融入其中
《百年孤独》虽然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虽然魔幻色彩特别浓,但是不要忘记它实际上隐射的是整个拉美大陆,真实历史那是必不可少的。
拉美有很多国家称之为“香蕉共和国”,由于政府和美国等多方的勾结,人民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巨大的暴利实际上一直在进入私人的口袋。
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了工人们的抗议和示威。就像人类的历史在不断重演一样,1928年12月6日,三千名工人在谢娜加火车站示威抗议时,政府选择了武力镇压,用死亡的方式来解决一切问题,三个月中政府逮捕并杀害了一切与之相关的知情人,最终也只承认杀害了九个人。
马尔克斯虽然没有亲历那场浩劫,但是在别人的口述和历史文献中,他还是精准地描绘出那种惨绝人寰的情景:“人群被一排排的机枪密集地扫射着,老人和小孩,母亲与婴儿,都像剥洋葱似的一圈圈倒下了。”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四、读书的乐趣
读书和看电影类似,但比看电影更过瘾。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每个主人公的样子,想象出每一个故事情节,仿佛自己快要融进这个叫做马孔多的城镇。
来,有空亲自看一看这本书吧。
2019年1月8日星期二
23:56
图:网络
文:龙七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