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逻辑学中,有4个基本原理,即: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
其中的“充足理由律”,又称为“因果原理”,所体现的内容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更为通俗地讲则是,任何“结果”都必有其“原因”。
依据这个原理,探究“之所以是阿基米德”的问题,是饶有趣味的。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为什么他能讲出这样的科学话语,而“我”却讲不出来呢?
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顿悟”了“浮力原理”,而“我”经常洗澡,为什么却没有如此“顿悟”?甚至只是洗澡而已,什么都没有在意?
由此看,“之所以是阿基米德”,不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长思考的重大问题吗?
逻辑学要求我们,在探究事物存在的根源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一个是特殊存在方式的原因,简言之即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原因。
据此,我们来审视和思考阿基米德这个“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原因。
显然,阿基米德父母的存在,是阿基米德存在的根本原因。谁能无父母而生于这个世界呢?
阿基米德的出生地是希腊西西里岛叙拉古附近的小村庄,但却是贵族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学识非常渊博,为人谦逊。受家庭影响,阿基米德自幼就对数学、天文学充满兴趣,尤其对几何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由上,我们可以见出阿基米德的“特定存在方式”——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的人生样式的“初始原因”了——始因于“书香门第”。
在阿基米德11岁时,父亲将他送到埃及亚历山大城就学读书。亚历山大城是当时世界的知识、文化、贸易中心,学者云集,人才荟萃,被誉为“智慧之都”。在亚历山大,阿基米德曾跟随过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得及其弟了卡农,正所谓名师出高徒。
阿基米德的个人著述有10多种,多为希腊文手稿。其数学著述,是希腊数学的顶峰。他把欧几里得严格的推理方法与柏拉图鲜明的丰富想象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阿基米德作为哲学家、物理学家,特别是作为数学大师的“特定存在形态(方式)”,不是最为值得探究原因吗?
“我就是我”,在逻辑学上是为“同一律”的具象。“我就是这样的我”,则该运用“充足理由律”而深度挖掘一下特别原因了,或者说,作为个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生样态,最是值得刨根问底的,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最是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下足功夫。
在生理样态上,人总是随从父母的,但在人生样式上,除了高端或成功人士,没有一个父母者是希望子女一如我者的,总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那么,何以能够呢?
我的这篇《之所以是阿基米德》,该会有点启发吧?
农事规律最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学最讲究“遗传与变异”。因而,“种子的问题”,尤其是“思想种子”的问题,对于人的“遗传与变异”,该是一种特别的“充足理由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