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林夕背后的男人
“黄是你的姓红是你爱的,就当做知识”——《忘》
相信广大的林夕词迷们,并不陌生上面这句歌词。这是林夕写给何诗韵《忘》里的一句词。红是你最爱的颜色,黄是你的姓,而你是谁呢?你是我最爱的人——姓黄,名耀明。

黄耀明1962年出生于香港,1981年进入演艺圈成为一名歌手,2012年他在自己的演唱会向歌迷坦白:“我是一个同性恋者,我是一个gay佬。”,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让全场轰动。当晚,黄耀明坦然称:“谁介意晚节会不保,笑一笑已苍老。”
虽然黄耀明是同性恋早已不是秘密,但是他与才子林夕之间的爱恨情仇却一直引人入胜,津津乐道。林夕与黄耀明相识是他乐队解散之后,两人一直是很好的工作搭档。林夕写下缠绵悱恻的词,仿佛天生是来配合他妖艳妩媚的嗓音。由于过于暧昧的关系,曾经一度有过他们俩人的传言。有一次,一个主持人问林夕:“黄耀明对你的抑郁症有什么影响?”
“他就是我抑郁症的源头。”林夕看着主持人,淡然地答道。
林夕的词总是充满着遗憾,带着浓浓的爱而不得。能写下如此熨帖人心的词句,必定是对爱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很多人会猜想,林夕的词里有多少是关于黄耀明的,或者直接说,有多少是写给黄耀明的?曾一起去日本看演唱会,结束后相约在二丁目,但却迟迟等不到他来,于是就有了杨千嬅的代表作《再见二丁目》,陈奕迅的《富士山下》据说也是为了纪念那次日本之旅。《至少还有你》中那句唱化无数人的“你掌心的痣,在我总记得在哪里”是否对应着黄耀明掌心赫然躺着的那颗痣。
当年“叱咤颁奖礼”十周年要推举“叱咤殿堂至尊词”,林夕放弃了众多的经典之作,选了为黄耀明久休复出作的《春光乍泄》,虽然如预料一般未能得奖,但却引得人们感叹不已
有时感情的分量会比一个奖座来得重。
二:马丁路德金背后的男人
虽然说的是马丁路德金背后的男人,但这位伟人与马丁只是纯洁的师生情谊,诸位不要想太多(笑)。
提到解放黑人人权斗争的先驱,相信大部分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马丁路德金。但是除了他,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的导师——贝亚德 卢斯汀 Bayard Rustin,美国最伟大的黑人同志共产党员。

作为美国人权斗争的先驱之一,贝亚德一生都在为消除黑人种族歧视,为反战,消除世界贫穷以及同志平权而奔走。但由于他是gay,又加上共产党员的身份所以名声一直远不如马丁路德金。贝亚德在加入人权斗争之前曾混迹于各个乐队,他很早就出柜了,初恋是一个白人。后来参与人权斗争远赴印度便与初恋分手了。回国之后,他就积极组织、参与非暴力抗议活动,造成十分深重的影响,迫使美国当局多次以“性行为不检”的名义逮捕他。
后来,马丁路德金加入了他的阵营,贝亚德作为前辈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导师,他们四处奔走,宣讲非暴力反抗并策划游行。后来,他们策划举行了最有名的1963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人权集会,也就是在那次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在消除种族隔离之后,他又继续参加了反战,扶贫的活动,同样的,他也是争取同志平权大队伍中的一员。他曾表示:“社会变革应该着眼于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在种族隔离消除之后,同志就是最为脆弱的了。”
1987年他安然地离开了人世,很幸运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的光景里,有他的男朋友陪在身边(他最后的一个男朋友比他小37岁,并且也是陪伴他时间最为长久的男人)。

三:《越人歌》背后的男人们
提起《越人歌》可能大家会觉得有些陌生,但是它的尾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信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吧。山上有树木,树上有枝丫,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我喜欢的心情你却不知道啊。轻轻巧巧的几个词,却透出满腔的倾慕之情,千百年来,这句诗也常常被情侣用来传达自己的倾慕之情。但是,这首诗其实是描写同性恋的一首诗,不信,你可以去百度百科以下,它一定会大大剌剌地告诉你:《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同性恋的诗歌。
《越人歌》起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身份高贵的美男子(即鄂君子)坐在一条富丽堂皇的船上,忽而间,听见湖面上有一位越国的船夫对他抱桨歌唱。歌声委婉动听,但是就是不知道唱的什么意思,于是就请来一位翻译,鄂君子得知歌词大意之后,立即上前,拥抱了那位划船人,并把绣花被盖到那人身上。后世便用“鄂君绣被”表示对同性恋伴侣的怜爱。
虽说,这句诗是用来表达对同性的仰慕之情的,但是妹子们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对自己心爱的男生或者女生说这句话,毕竟,爱是不分性别的。

网友评论
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