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书《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对书中提到的专家描述,甚是认同,摘抄如下:
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讲座中曾经把经济学家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经济学教授,一个是经济学家,一个是经济学大师。
经济学教授必须对现有的理论、文献非常的熟悉,能进行很好的归纳、总结,并且能够很好地讲解。
经济学家则要求能够根据新的现象提出新的理论,对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现有的文献、理论只能够成为经济学教授,要成为经济学家必须从研究新现象开始,从那些不能被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中提出新的理论来。
经济学家贡献的是一个个小理论,每一个小理论本身是内部逻辑自洽,而且理论的推论和所要解释的现象也是一致的,但是每个理论之间经常会打架,无法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体系。
经济学大师的贡献则是创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里面包容很多新的小理论,这些小理论分开来可以解释这个时代的许多新的现象,合起来则成为一个一以贯之的内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只有掌握了导致一个时代变革的最外生变量,并以此作为逻辑出发点,才能构建一个既能解释这个时代许多的现象,又是内部自洽的理论体系,而只有具有大的胸襟和眼光,才能够从各个不同的现象中去发现背后具有决定作用的外生变量。
总结一下,按照林毅夫的说法,经济学教授是“学别人的”;经济学家是片段的、点上的解释现实现象和新现象,但是只能“碎片化”地解释;而经济学大师则是体系化的创新,创造新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解释大部分的现象,并可以开宗立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