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的除夕和新年之交爆竹呈铺天盖地之势响成一片,差不多响了一个小时,之后一直到天明,都是静悄悄的,人们都那么自觉,就一个放爆竹的没有了,过了一个安稳宁静的大年夜。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安全,我们本家都嘱咐了小字辈的不要去给长辈拜年了。有的人家到初二也不打算走亲访友了。
经经过了第一次的病痛折磨,人们自己觉得对自己保护了起来,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都变得小心翼翼。用不着政府部门下通知指导人们:不许聚餐,不许聚会,不许到人多的地方去。
我们的同学群有同学提议说,过年了,咱们能不能拟定个小目标,啥时候聚一聚呀?
另一个同学就说你还想在那个什么什么了吗?
不敢聚会了!
看到群里同学们挨个在拜年,轮换着发红包,我也没吭声,也没有抢红包,只是默默的潜水。
家里亲人去世是需要守孝三年的,可我却发现有一个同学,头年腊八节的时候,他那90多岁高龄的父亲刚刚去世,他竟然也在群里抢红包,还给同学拜年,唉,这人读书少了,连最起码的孝道礼仪都没有了,这时候的欢乐,是人家的欢乐,你没有资格啊!
我拿出一本《苏东坡》坐在阳台的阳光里一页一页看了起来,还真是唯有读书能让人心静啊,不再想世间的纷繁杂乱。
一个人若想学有所成,一辈子有所成就,还真是要从小就立志,苏轼苏辙两兄弟10岁左右就能有异于常人的见识,除了天赋加身,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奋。相较于他的父亲,苏洵27岁才醒悟开始发奋读书,但终归过了读书最好的年纪,纵然学富五车,还得到欧阳修的极力推荐却终因岁数太大,无法获取功名,致使自己的才学无处施展。
苏洵去见欧阳修的那一年50岁,50岁在古代已是老头子了,属于老年人的行列。
苏洵却不能和我比!
现在我的50岁确是正当好年华,或许几十年之后,我不会青史留名,这一点绝对比不上苏洵!可我不焦虑啊!我不求功,不求名,只求活在当下!
呜呜呜………我要远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