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看着简单,但里面也蕴含着很神秘的民间色彩,每一步工序都需要各种祭拜仪式.完成一副棺材需要上万张纸钱和二十四个染红了的鸡蛋,把这看做是一场阳间与阴间的对话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一切都操控在他的一刀一斧上。 加工棺材以杉木为主,也有苦楝木和松木等木料,这些都是厚实耐蚀的贵重木材,年纪越大根底越粗实的木材越受青睐,价钱往往也是较高的。打造之时杉木发出的湿润气及木香气十分浓郁,除去这层阴郁的调子,这样的味道还是很能俘获我的,但自己从不敢走进去看看这诡异的制造工序。 他的棺材没什么可挑,样子都是一样的。价钱也规规矩矩,按照木头的材质,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级,等数越高棺材板越厚。价钱高的在地下保存的时间自然更长,同时漆也多刷几层更加耐用。一般有点钱的人家,死之前都会攒钱定制一副最好的棺材在老屋放着,以防死后没有落根的地方。 棺材看着简单,但制造确实需要很高的技巧,尤其考究匠人的眼力和耐心。棺材板往往很厚,棺材的样子也很有讲究,头是头尾是尾,对应着不同的刻雕和外形,整体需线条流畅,有模有样。其中两边的板要一头大、一头小,略微有点弧度,两边有点相抱的意思棺材盖尤其重要,棺材盖的正面要略略隆起,棺材盖的里面要是一个“膛”,稍拱起。做棺材的工具是一个长把、弯头、阔刃的家伙,与一般的斧子不太一样。棺材的各个部分讲究衔接得当,切忌露出缝隙,因为死人到了阴间是见不得光的。这手艺在家里越来越稀罕了,因为和死人打交道的缘故,没有年轻人愿意沾手,这样倒也没人抢同德叔的财路,他也成了周围乡里器重的人。 他不愿意和人搭话,只是和东家谈生意的时候说两句。平时只是一个人闷头不响地去各地收罗木材,然后一刀一斧地在棚架里面干活。他倒也是个精明的人,要做寿材的人,必须先全部付清成本费,一分不少,否则一律不开工,一点也来不得赊账。听老人说,这钱他得先敬了阴间里的尊神,告诉它们这桩活的价格,让众神先过目登记后才能开工,不然棺材送到阴间也会被拒绝收纳。死后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大家自然也是懂得,都是照着规矩来,一点也敷衍不得。 村里的妇女就爱嘲笑他:“死抠死抠的,连死人的钱也一毛不拔,难怪一辈子光棍。” 不过大家也私底下议论,他到底存了多少钱,都藏在哪,他自己的寿材打好没等等之类的问题。不过大家一致认为:他肯定不缺钱,而且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老板”(按村里的习惯,只要是独立做买卖的,都称为老板,油水多着呢。虽然大家都眼红他干这门活得的工钱红包多,但谁也没有要去夺他饭碗的想法。 想来,这竟成了最高枕无忧的职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