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趣的历史小段子古代文化人物
曾国藩:“愣头青”成长法则

曾国藩:“愣头青”成长法则

作者: deity0808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1:20 被阅读0次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四大中兴之臣之一,也是现代成功学经常提起的一位人物。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标杆型的人物,年轻时并不成功,直到23岁时才考中秀才,28岁时才考中进士,相比同时代的李鸿章、左宗棠要差远了。

说个关于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的故事。有天夜里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能背下来。有个贼潜伏在屋檐下,想等读书人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最后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可见曾国藩小时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但曾国藩的不聪明还不仅仅体现于读书方面,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显得特别很“笨”,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愣头青一个,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觉。

咸丰刚上台那会,按照惯例,下了一道圣旨,要求臣子们说说自己都有哪些缺点、错误,求直言。按理说,皇帝提这样的要求,臣子们大概说说就行了,像什么皇上您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惜身体,经常工作到深夜之类的。可曾国藩就真信了这一套,皇上不是要求直言嘛!他真就直言了,给咸丰上了一道奏折,说了咸丰三个毛病。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成天把精力用于挑大臣们礼仪疏漏之类的小毛病,苛于小节,疏于大计,对派往广西镇压起义的人员安排不当。

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批评咸丰只在乎表面那一套。

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言。批评咸丰自以为是,而且经常出尔反尔,不守信用。

这三条意见,别说是皇帝,就算是普通人听着也不舒服吧!果然咸丰见了奏折之后,气得将其摔地上,要治曾国藩的罪,后来还是大臣们苦苦相劝,这件事才作罢。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曾国藩刚组建湘军的时候,被咸丰派去和当时在湖南长沙的绿营军一起操练。

刚到长沙的时候绿营军的长官根本就不鸟曾国藩,操练的时候人家就是不来,而且还怂恿底下的士兵不要过来,经常在曾国藩背后搞小动作,搞得曾国藩很窝火。最后一怒之下把清德给告到咸丰那去,清德被革职查办。

曾国藩虽然把清德给办了,但却把湖南的人际关系给搞砸了。湖南提督鲍起豹知道这件事后,处处为难曾国藩,但因为有前车之鉴,曾国藩有皇帝老子撑腰,所以就经常让士兵给曾国藩捣乱。

有一次,曾国藩的手下的一名士兵被绿营军的人给打了,曾国藩知道后,立刻行笔提督府,要求严惩打人者。鲍起豹见了状书,说:“行啊,先把打人者绑起来,送到曾府,然后跟着他起哄,我看他怎么严惩。”

曾国藩当时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花园里设了一个办公室,于是当绿营军把打人者送到曾府后,便在门口起哄,要求曾国藩放人。曾国藩刚开始心里是比较安定的,因为湖南巡抚就在隔壁嘛,他们也不敢怎么着。但过了一会,情况就太对了,绿营军把大门给破开了,冲进来要打人,吓得曾国藩直接翻墙到巡抚府上。最后还是骆秉章出面,这群人才罢手。

在湖南吃了亏的曾国藩,还是依旧我行我素,后来到了江西又遭遇了一次挫折,刚好此时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矩,曾国藩必须回家丁忧。在回家的时候,曾国藩可以说是带着一肚子的怒气,看谁都不爽,看谁都想骂。

但就是呆在老家的这两年,使曾国藩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两年里,曾国藩通过读书,每天不断地反思自己,最后性情大变,变得温和了,与此同时他的运气也来了。

咸丰8年(1858年),太平天国死灰复燃,开始反扑了,咸丰要求曾国藩出山。曾国藩接到皇帝的诏书后,立刻启程,绝不拖延。

此后,曾国藩跟皇帝、同僚打交道的方式与之前判若两人。

比如打仗,之前每次皇帝叫他去都跟求着他一样,就差没有跪下来了,而现在皇帝让他打哪他就打哪,如果他认为不能打,就会拖,比如把这座城打下来马上就去,或者是我兵还没练好,一来二去,之前让他打的地方没事了,也就不找他了。

跟同僚他再也不要求别人应该如何如何,或是动不动就参人家一本,而是对同僚极为宽容,客气,每到一个地方办事,都要把那个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拜访一遍。

前期跟后期的曾国藩形若两人,但他的经历也正体现在刚出社会的大学生身上,或许只有经历一定的挫折,人才会成长吧!

相关文章

  • 曾国藩:“愣头青”成长法则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四大中兴之臣之一,也是现代成功学经常提起的一位人物。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标杆型的人物,年轻时并不...

  • 愣头青的曾国藩

    金句:曾国藩不识时务,得罪了咸丰皇帝。 理解:咸丰喊陈言上书,曾国藩第一次收到咸丰重视,可是并不见行动,加上他对国...

  • 曾国藩——曾经官场的愣头青

    这是关于曾国藩传第四章内容读后感悟。 1、官场中的曾国藩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敢说敢做 咸丰皇帝对道光皇帝的遗旨...

  • 曾国藩5|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曾国藩刚刚升了高级官员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自己有了实权,他以为自己可以为国家民生出一份力了。 可是做了一段时间...

  • 《曾国藩传》(四)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曾国藩升任礼部右侍郎后,工作更卖力了。但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不再那么兴奋了。曾国藩做官,不是想给...

  • 《曾国藩传》20191014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成了清朝以来湘乡县第一个实职侍郎,这次关键的跃升曾国藩有了实权,工作起来...

  • 共读《曾国藩传》第四章

    《曾国藩传》第四章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读书后就去当官,一入官场就是人生的巅峰! 1.曾国藩不...

  • 官场上的愣头青

    20200407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曾国藩传》阅读分享4 各位共读营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昨天,我们聊到了曾国...

  • 读《曾国藩传》第四章有感

    主题: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衔”升补礼部右侍郎,成为清朝开国...

  • 愣头青

    我只是讨厌屈服,我希望的是个宪法赋予我的世界——题记。 晚上十点半,和女朋友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实验楼里出来。一路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愣头青”成长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d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