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一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作者: 译古堂 | 来源:发表于2022-07-10 08:06 被阅读0次

题解:《汉书 艺文志》中所记载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各个流派师法传承表。

易:
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高氏。(这五家是今文经学,《艺文志》在今文经学前面都不加“今”字)

易:
费氏。(这一家是古文经学,《艺文志》没有写古文经学)

《汉书 艺文志》记载:
汉朝兴起后,田和传授易学,到了汉宣帝、汉元帝时期,已经有施氏、孟氏、梁丘氏和京氏四家易学立于学官。在民间,有费氏和高氏两种易学流传。刘向曾经用朝廷密府中收藏的古文易经来校对施氏、孟氏和梁丘氏所用的易经(颜师古的注写道:中是指只有天子能看的书,与在民间流传的书相区别)。发现有的地方少了“无咎”,有的地方少了“悔”“亡”等,只有民间流传的费氏易经与朝廷密府收藏的古文易经相同。


尚书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尚书两家,欧阳尚书经二十二卷。颜师古的注写道:这二十九卷是伏生传下来的, 是今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秦朝焚书禁儒学,济南的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躲过焚书。到了汉兴时,很多篇都遗失了,只找到二十九篇。伏生就用这二十九篇在齐鲁等地讲学。到了汉宣帝时,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和小夏侯尚书都立于学官。

古文尚书是在孔子家的墙壁中被发现的。汉武帝末年,鲁共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拆掉了孔子家的一部分墙壁,在这个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合计数十篇,都是用古文字写成的。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他得到了这些书,用这个古文尚书与伏生的尚书相比较,发现多出十六篇。孔安国将古文尚书献给朝廷,当时正值武帝巫蛊事件爆发,就没有被立于学官。后来,刘向用朝廷密府收藏的古文尚书校对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和小夏侯尚书三家的经文,发现《酒诰》脱落一简,《召诰》脱落二简,如果是二十五字的简,脱落也是二十五字;如果是二十二字的简,脱落也是二十二字。文字不同的地方有七百多字,脱落的也有几十字。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这三家是今文经学)

毛诗二十九卷。(古文经学,《艺文志》没有写是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建立后,鲁地的申公为诗经作传,齐地的辕固生、燕地的韩生也同样为诗经作传,这三家的学说,都列于学官。流传比较广的还有毛公的诗经学说,这个学说自称是子夏传下来的,河间献王喜好这个学说,但始终没有被列于学官。


礼经七十篇(有后氏和戴氏)。
记一百三十篇(孔子的七十弟子传人所作)。
明堂阴阳三十三篇(记载关于古代明堂的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孔子的七十弟子传人所作,刘向的《别录》认为该书的作者是六国时代的人)。
曲台后仓九篇。(以上是今文经学)

礼古经五十六卷。
周官经六篇(王莽时期,刘歆设立了周官经博士;颜师古写道:这就是现在的周官经,这本经书中的冬官部分亡佚了,后人用《考工记》补充上。以上这些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鲁地的高堂生传授士礼十七篇。到了汉宣帝时期,后仓的学问最为精通,戴德、戴圣和庆普都是后仓的弟子。这三家的礼学说都立于学官。而礼古经是在鲁国的淹中被发现的。


春秋经十一卷(公羊氏和谷梁氏两家)。
公羊传十一卷。
谷梁传十一卷。(公羊子是齐地人,谷梁子是鲁地人,以上是今文经学)

(春秋)古经十二篇。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是鲁国的太史。这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公羊和谷梁都立于学官。


鲁论语二十篇。
齐论语二十二篇。(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这是今文经学)

古论语二十一篇。(在孔子家墙壁中被发现,有两篇《子张》,这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论语有鲁和齐两个学派。
传习齐论语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其中王阳的学问很出名。
传习鲁论语的有: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这些人的学问都很有名。张禹在最后,所以流行于当世。


孝经一篇。(十八章,有长孙氏、江氏、后氏和翼氏四家。这是今文经学)

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颜师古注:)刘向说这是古文字写成的,《庶人》章被分为两章,《曾子敢问》章被分为三章,又多出一章,一共是二十二章,这是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都在传习孝经,各成一家之言,他们用的经文也都相同。只有孔子家墙壁中发现的古文孝经不同。“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和“故亲生之膝下”这两句,各家的学说与古文孝经的文字和断句都不一样。


以上这些,是汉代人将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的开始。经学在秦以前已经有两派了,一派以孔子为尊,一派以周公为尊,比如春秋三传就是典型;齐地和鲁地的学说属于今文经学,燕地和赵地的学说属于古文经学。
在汉代初年,出名的儒家学者都是齐鲁一带的人,他们学习的都是今文经学,所以以古文经学为异派,抑制古文经学的发展,这使得古文经学几乎成为绝学。当时,今文经学都被立于学官,而古文经学则在民间流传(比如毛诗、费氏易)。后来,在孔子家墙壁中发现了古文经,喜好古文经学的人,据此与今文经学抗衡,今文经学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抑制古文经学的发展。虽然古文经学没有被立于学官,但也有了与今文经学相抗衡的优势。
到了刘歆用古文经校书的时候,古文经学越来越显于世了,因为在孔子家墙壁中发现的经书都是用古文字写成的,为了与当时流行于世(今)的经学相区别,古文经学家们便自称自己这门学问为“古文经学”。古文经学与当时官方立博士的今文经学一起发展,到了后汉时,古文经学彻底独立成为了一门学科。

相关文章

  • 一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题解:《汉书 艺文志》中所记载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各个流派师法传承表。 易: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高氏。(这...

  • 十二、今古兼用、今古所同经史子书目表

    题解:本表将经史子集四部中常见的书,进行了分类,按照今古文的关系分为:今学多于古学、古学多于今学、今古学相杂和今古...

  • 九、今古学流派表

    题解:本表罗列了今古文经学的各个学派。 今文经学:鲁派齐派韩派纬派易、尚书、诗、孝经、论语派。 今文经学的所有流派...

  • 五、今古学统宗表

    题解:本表分析了今古文经学的各自源头。 《礼记 王制》是今文经学之主;穀梁学与《王制》完全相同;仪礼的记属于今文经...

  • 六、今古学宗旨不同表

    题解:本表对比分析了今古文经学的不同之处。 今文经学 孔子 为尊古文经学 周公 为尊 今文经学以 《礼记 王制...

  • 十一、今古学专门书目表

    题解:本表列出了一些研究今古文经学的书目译者在本文书名上都加有书名号,与其他篇目体例不同 以下是今文经学的书目表,...

  • 学古知今

    学古知今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讲到,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的扩大到认识一般的...

  • 学古论今

    最近在樊登读书中跟着邵鑫老师,学习《古文观止》虽然只听了一部分,但收获不仅仅用满满来形容,而是开启智慧之门,。正如...

  • 陈吴

    诗学高唐词学宋,骨承劲汉气承秦。 自由如火谁能教?今古刀前有楚人。 小手机里依然没有配图。

  • 张迁碑方笔隶书欣赏《汉张公方表颂初拓本》

    张迁碑方笔隶书欣赏《汉张公方表颂初拓本》,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碑石原在山东东平州(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it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