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帮朋友搬家。等收拾停当,已是正午时分。饭后散伙,穿街跃巷,寻地铁站返程。
导航指引我来到一个街角,东南西北均为四个车道,簇拥的十字街心却狭小不失拥堵。
凭我九年义务教育的宝贵经验,此时过马路,一定要小心翼翼,堤防汽车之余,防范电动车和送外卖的摩托车尤为关键。
骄阳似火,恰遇红灯,我躲入街角处一个硕大伞棚。伞棚的主人是一个年届七旬的瘦高老大爷,似乎负责周边的泊车收费。老人家身着一件浆洗的近乎透明的跨栏背心,一个人端坐在马扎上,手举着1024ml的大水杯咕咚咕咚地豪饮,牛皮凉鞋方圆10cm以内有一个绿皮镂空的老式暖壶,里面滂湃着生命之源。
见贤思齐,饮水思源,我的喉咙突然干涸了起来。以此街角为原点,对角线处有一酒楼,一层外卖窗口处立着一个音响,用天津口音一字一顿地循环播放着响彻路口的揽客广告——酸梨汤!酸梨汤!正经天津卫酸梨汤!喝了不中暑,清热还解毒!!!酸梨汤,酸梨汤,正经……
我刚动了买酸梨汤的心思,只见身旁的瘦高老大爷按下水杯,卡腰站了起来,用天津话和这录音机对质了起来。
录音机(以下简称音响):酸梨汤!
老大爷(以下简称大爷):你算嘛汤?你是砂锅煮的还是小火熬的?
音响:酸梨汤!
大爷:酸梨就是坏了,坏了就该扔了,扔汤里一样不能吃!它不卫生!!
音响:正经天津卫酸梨汤!
大叔:你有嘛正经的?我坐北朝南,稳居街心东北角,你能比我正经?
音响:喝了不中暑,清热还解毒!
大叔:喝了中暑又中毒,没准还跑肚!
双方“较量”完第一回合,我心中已是暗服。大爷有理有据,词汇丰富,情感充沛,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气势如虹。照此下去,非给那音响怼没电不可。
此时一个环卫大姐过来“劝架”,刘大哥,你讲那话,理太偏……让人家小伙子(指我)笑话你。
刘大爷看了看我,对大姐说,大热天的看车子,我自己解解闷还不行么姐姐?
我总缺乏知难而退的柔和,以及常有好心办坏事的决定。此时难得机灵一回,白听了一段相声,生怕被收费,撒腿就跑,却又差点被招展着“臭豆腐”布料招牌的三蹦子“追尾”。看着三蹦子朝刘大爷管辖的方向驶去,还真怕它和酸梨汤同归于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