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技术领域之一,其在诸多行业中,如医疗、金融、媒体等得以大展拳脚,成效显著。很多人据此猜想,人工智能技术一旦成熟将会超越人类智慧,扮演人类未来生产、价值和思维方式的终极推手。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今天就该话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指出在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的阶段,它不会超越人类智慧。
人工智能目前无法做到像人类思考那样普适、丰富。关于人工智能究竟能否超越人类智慧,就需要先明确人类智慧的内涵。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智慧包括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创造力和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而人工智能中的“智能”主要是基于数据和算法。虽然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突破,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单一领域的应用,但这些只是人类智慧中极小的功能量而已。
拿语言理解为例,即使可以高效地识别语音和文字,但是人工智能却无法理解与语言相关的常识、节奏、韵律等信息。波士顿动力公司的运动机器人Atlas也就是典型的例子。它虽然拥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完成定向运动的任务,但是却无法等同于人类运动能力,包括极高的灵活性和承重能力等。这一点已经反复证明了,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智慧。
人工智能技术本质上是人类智慧的工具而非替代品。当人们在焦虑和恐慌中心急求助于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正在于,依赖人类强大的智慧去创造和设计,甚至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人类之间互拓合作关系。就以指纹识别为例,让人们不再依赖于外在密码,而以自身的触摸和生理特征身份验证代表了智慧的超越自动化。过渡期内,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人类在其所发挥的功能中,扮演构建算法、数据分析、标注、设定条件和完善意义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未来不会发生革命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各项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给人类的认知和生产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升级和转型,这只不过在其目前的发展阶段,人类还不足以理解其未来的事物和潜力的表现形态。从科技演进的历史中,我们能够证明,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会具备更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的学习、创造能力,比如在强人工智能领域,有“超级智能”的说法。它的发展可能会给人类制造跨越式的进步,也可能会对人类的认识、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科技时代的起伏和变革是动态的,它需要我们持续地打破、重建认知架构。
所以,无论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什么,即使它具有强烈的替代性和全面性,但是它的核心价值始终还保持在“服务人类”的范畴内。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的评价上,我们要正确引导人们的知识和态度,不要过分恐慌和妄自菲薄或膨胀自大。科技只有成为人类智慧的工具的时候,才能真正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所服务。当然,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其负面趋势和道德限制的监管。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慧的问题,现在还太仓促,我们应该等待时间的检验,去更好地借助人类智慧思考和回答。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出的决策是,如何防止人工智能过度发展,以及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有益和可持续的方向。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人工智能的决策能力仅限于它所接受的输入。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正确地告诉人工智能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告诉它如何访问错误的信息,其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会大相径庭。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加强伦理、道德和安全的规范性和约束性。
人工智能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意识。人工智能不会像人类那样产生情感和意识,因为它们只能根据输入和程序作出决策。对于那些需要特定感受力以及智力和意识(例如艺术创作、哲学思辨等),人工智能并不适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应用场景中做出清晰的界定,以免对人类智慧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人工智能还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是一大挑战,因为对人工智能暴露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威胁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危险和问题。此外还需要防止黑客、恶意操作人员以及其他恶意攻击的攻击和入侵。
在未来,我们应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和审查,以确保其在成长和应用过程中受到道德和法律约束。同时,在应用场景中,我们也需要建立更好的国际和社会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服务。
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可以超越人类智能,但在整体上取代或全面超越人类智能则是不可能的。1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处理特定任务时,如棋类游戏、数学计算、模式识别等领域,AI已经达到了人类难以企及的水平。此外,AI在处理大数据、执行重复任务以及进行精确预测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成就表明,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确实已经超越了人类智能。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它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使得AI在整体上取代或全面超越人类智能成为不可能。首先,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AI可以生成新的组合和模式,但这种“创造性”是基于已有数据的重新组合,而非从无到有的真正创新。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则是无穷无尽的,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品、文学作品和科技发明。其次,人工智能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真实的情感和道德观念。虽然AI可以模拟情感反应,但这种模拟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缺乏真实的感受。同样,AI也无法真正理解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这使得它们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此外,人工智能在自主性和适应性方面也存在局限,虽然某些AI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但这种能力仍然远远不及人类。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可以促进人类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生活,这符合人类智慧的初衷和宗旨;同时,也需要我们保持警醒和开放,坚定信念和理智,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智慧,以使其真正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助手。这样,人工智能才能在传承和创新人类智慧的道路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