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的原理是什么?它为什么有效?
原理一,避免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
让孩子到自己房间去(或任何其他要求)的潜在危险是,如果孩子拒绝,就可能引起权力之争;如果孩子把他当作惩罚,感觉受到了伤害,则可能引起报复循环。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尤其如此。如果你让孩子从你决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中,学习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出现的可能性就被消除了。
原理二,和善而坚定
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孩子们提前知道你要做什么。如果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要做什么事应得到孩子们的同意。
采取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当孩子试探你的新计划时,你的话越少越好。要闭上你的嘴,采取行动。
你不得不说几句的时候,应该以和善而友好的态度说出来。
不要管那些让你陷入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的诱惑。孩子们会极力试探你并让你做出惯常的反应。
当你坚持自己的新计划时,不要管孩子们的不良行为看上去好像是你在“放过”他们。确实,惩罚能够产生更多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新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培养责任感以及将来需要的各种人生技能(长期效果)。
事情在变得更好之前,往往会先变得更差。要对你新的行动计划保持始终如一,孩子们就会学到新的回应方式(他们会明白你说到做的)。
它为什么有效:
1.我们没有去要求孩子们怎么做,但他们从自然后果中学会了该怎么做。
2.通过“我”决定要做什么,让孩子明白“合作”是双向的。
3.当你选择自己要怎么做的时候,不要在意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避免了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不在意”极为有效。可以锻炼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请结合本章内容谈一谈你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的一个《正面管教》的技巧或方法。
现在我家老大正是青春叛逆期,只要我一开口说话,触碰到她,她立马会怼我一句:“烦死你了,我不想听你说。”这时候,我要继续说下去,我们两个就会吵起来。现在,我一般会采用“情绪的撤出”这一方法,暂停我们的对话,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避免正面冲突,等她冷静下来之后再解决问题。
现在放假在家,看着老二上幼儿园,这几天经常迟到,主要原因:一是吃饭费时;二是就寝难,睡觉晚,造成睡不醒,起床后癔症。学习了这一章的内容以后,我计划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制定一个日常惯例表,把每天就寝前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拍成照片贴出来,每天晚上按照日程完成睡前准备工作,避免就寝前的争斗。为了避免我做的饭菜不合孩子的胃口,造成就餐时的争斗,我计划利用周五晚上的时间,让两个孩子参与制定“家庭一日三餐的计划”活动,我们一起制定出家庭一周的菜谱,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采买。当孩子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可以用“你一.....我们就......”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