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六养

古人六养

作者: 紫雨轩尼诗 | 来源:发表于2016-07-30 05:38 被阅读0次
古人六养 古人六养:

水声养耳,绿草养目,书卷养心,

琴书养指,杖履养足,静坐养筋

古人六养 水声养耳

人的五觉,特别是视、听、嗅觉往往是相联系的。听水声,同时嗅花香,如曾巩《西湖纳凉》里的诗句:“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水,被人赋予生命与灵性的自然界中最伟大的物质。从迷离云雾、蜿蜒溪流到瀑布、洪峰,无一不是水的表现形态。水之美,正在于水之多变,水既有“泉眼无声溪细流”之轻柔,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壮观,它既可以汇集细流而为江河滔滔,又可化作雨雪润泽大地,然而在这无数种的变化中,水演绎出一种其所独具的灵性,亦或说是一种人间大美。

古人六养 绿草养目

绿草红花,古人常并提,皆能养目也。如张翥《丹青小景山水》的“野水碧如草,桃花红照人”。王安石甚至认为绿草比红花更美,更能养目。

古人六养 观书养心

读书,不一定要读新书,只要勤于思考,读出新滋味,照样能养心。现在讲“回归大自然”,其实,自然山水景物是第一自然,书籍特别是游记、散文、山水诗所表现的自然之美,可看作是第二自然,是纸上的风景。所以,要培养胸中的山水,使自己“胸有丘壑”。

读书便是保养身心的最好方法,因为读书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在阅读中品味着那优雅的语句,深沉的思想,在书中修心养性。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足以使人变得有气质。

古人六养

琴书养指

宋人欧阳修认为,弹琴可以治病。他在《琴说》中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书法通过手、腕、臂带动全身,其功能与气功、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的执笔、运指是基本功,要求指实掌虚,五个指头一起用力。

古人六养 杖履养足

就拿“杖”来说,选择一根合适的手杖,可使老人走路时感到舒适、可靠,站立时,又可作支柱。此外,手杖还可为老年人增添风度。合适的手杖应该是杖杆质地坚固,长度合乎标准,杖柄稍宽。

古人六养 静坐养筋

老人练静坐功,可使身体里的十四经络畅通,这样就不易发生关节炎、动脉硬化等疾病。静坐时心情要舒畅,轻松乐观,最好把每天一刻钟静坐锻炼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方有成效。

古人六养

2016.7.30.清晨

相关文章

  • 古人六养

    水声养耳,绿草养目,书卷养心, 琴书养指,杖履养足,静坐养筋 人的五觉,特别是视、听、嗅觉往往是相联系的。听水声,...

  • 古人“六养”

    水声养耳 潺潺清流顺溪鸣, 禅坐闭目听泉声。 最悦晚凉风月好, 五觉唯有醉耳听。 绿草养目 绿草如茵碧水湾...

  • 古人六养

    水声养耳, 绿草养目, 观书养心, 琴书养指, 杖履养足, 静坐养筋。 故应接近水源,听其声音,以养耳。 故应多视...

  • 古人修身养慧启示

    安恬守静培养出智慧,而智慧一出不是去社会上滥用也多用于自我反省,这便是智慧反哺恬静的表现。 古人对于修身,如何对于...

  • 养儿先养根,养根在感恩——读《夫妇和睦与教子之道》(293)

    古人讲,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养正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古人如何讲正确的价值观呢?其实就是讲孝道。孝道就是...

  • 怎样成为有福之人?

    人,“养好心,管住嘴,不走捷径”,才能成为有福之人。 养好心: 1、养好一颗善良的心。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善良...

  • 4.19

    慈不带兵 义不养财 善不为官-----古人果然有智慧

  • 国学经典诵读合集(珍藏版)

    我国古人将人生教育分为四大阶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 其中,童蒙养正,即: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

  • 顺时养生的神奇

    古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真心佩服古人的智慧,短短几句话,就把四季与身体的关...

  • 从电视剧“神雕侠侣”看现代育女之败——看看身边的女孩是否就是郭芙

    古人常言:“男穷养,女富养”。自是因为男女各自性情天然因为生理有异,因此育男育女自有分殊。然则女富养是否即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六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zz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