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写年终总结,总觉得有很多点要写,知道篇幅有限,也写了将近三千字。有些话题想着之后再写。结果这一搁置,少了很多表达欲,一直到了现在。
表达欲的减少,一方面是现在心情状态还不错,那些有些深刻沉重的思绪没那么多了,而书写相对平和喜乐的内容还不太得心应手。这可能也是班主任建议我多读些林清玄和汪曾祺的散文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是觉得,现在写的东西很多都像是翻来覆去写同样的东西。怕读者乏味,自己也觉得重复很多次了。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众号这个平台还是给了我很多束缚。这种束缚,一方面来源于会看到的大多是相识的人,另一方面是我一直没有给公众号一个准确的定位。
日记里会写家常、看书的摘抄、脑子里的灵光一闪、即时的情绪以及事后的疏导......
简书很久没写了,但其实那里是我比较舒适的书写场所。打字相较写字更灵活——快且方便更改,而且可能会读到的人大多是陌生人,或者是彼此相熟的人。这让我既有了一些郑重感,又不会束手束脚。
而公众号,有时会写一些较完整的文章,有时又写的比较随便。放开了写有些可惜,不放开写又觉得写出一篇文章挺不容易。多少还是有些追求完美。
而前面说到的第二点,其实仔细想想,已经想通的很多道理和观念,还是需要多次重复多次论证和推演的。
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深化认识,并进一步融入到言行中去;另外认识的发展也在这种反复中发生了。
比如在对成功、结果的看待上,这个问题其实存在了很久,后来再去找班主任去请教,再去分析,还是这个老问题。而我却好像过段时间就有些忘记了,总下意识想去找点新的原因,多少有点沉迷于追求那种不断发现新东西的感觉了。
可其实成长很多时候都是在这样反复枯燥的重复中才积累起来的。
细心回想,现在对某一方面的认识,确实是在这种反复中一点一滴改变着,过程中很难说清。现如今,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已经和起初时大不相同了——有的更能清晰看到整体的部分,有的甚至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这也算是枯燥重复中的一些新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