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努力往哪个方向去努力,人的一生是有定律的,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只是啊,人海茫茫,在万亿个人里,也不过是寥寥无几的人能够发现这个真理,人生走过三分之一的进程,总是把情绪的价值感放在他人的身上,对于自己总是缺少安全感和得到感。
也许我们这一生就是宇宙的游戏,在诺大的宇宙里,有无数个相同的星球在运转着它的进程,也许在平行宇宙里也有不同的人在经历着我们的人生,每一天的情绪,好或者坏都不过是一场经历。
情绪疗愈是一种治愈自己内心的方式,亲密关系里的不安和矛盾,其实是源自于自己童年时期的创伤,一个人故步自封的时候,其实是很难认识到真正的自己的,人的思维有一种天然的局限性,习惯性地会以自我的立场为中心去思考这个世界,会以自己的喜好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和事。
人类注定是感性动物,不论学会了多少理论知识,其实在内心来说还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做到绝对理智去生活是反人性的。
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可是更好是怎么样去定义的呢,或者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自己觉得满足快乐,还是要世人看到你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呢?这是一个矛盾的命题。
就像我看到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我爱上了一个人,我知道不该爱他,可是自己本身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的,可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的,是不被认可的感情。”那么这样的一个故事,到底要怎么样的选择才是理智的或者才是真正的对的呢?批判的话有千千万万个,怎样坚定地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呢?在故事里,爱而不得的人是痛苦的,可那是真正的痛苦还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假象呢?
站在世俗道德的问题上看,爱上不该爱的人是不道德的,是会被世界千万人唾弃的,可是啊,人生短暂的转瞬即逝,到底选择自己认为的路去走还是要去选择世俗认定的路去走呢?
如果要以矛盾的看法去理解这个问题,那么这个世界自混沌以来就是矛盾的,随大流的人才是真正停留在这个世界的,特立独行有自己看法的人是不被世界认可的,我从来不与人争辩任何对错问题的背后是否也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懦弱和不安呢?
世人熙熙攘攘,不论如何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很多时候,我不言不语的背后,是不愿意解释的无奈,是解释了也会被误解的沉默,于是很多人总是觉得我是极其难相处的人,矛盾和争执的背后是沉默,有人说要学会反驳要学会选择做自己,可是,反驳或是无所谓,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我在某些瞬间发现自己没办法去做自己,似乎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有声音在说,你不能这样做,于是,我愈发地沉默,选择在自己的世界里去安静地生活,那样就很好。
内心的矛盾永远都没办法和解,那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总是时刻出现在裹挟着我的内心,他人的言语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够影响到自己。
一生短暂,勇敢一点吧,想要的就去争取,想去体验的就自己勇敢地去选择,毕竟这一生,无论怎么选择,位这一生买单的永远都是自己,好或者是坏,都是需要自己承担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