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次第,不能错乱!先学《摄类学》可以让自己思惟敏捷,逻辑清晰;然后学习《因明》,可以进一步掌握、推理思辩的规律和方法;接下来学习《般若》,可以增长智慧;然后再学《中观》,可以获得中观正见;接着学《俱舍论》,可以了知一切世间的本质;最后学《毗奈耶》,可以用戒律规范自己、净化自己的相续当中的烦恼。经过这样的次第,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相续,善知识都已经非常调柔了。我们依止这样的上师修学解脱成佛之道才是如法的,也是能够真正受益的。
宗喀巴大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在佛教里,个人因果个人了,个人业障个人消,没有人能够代受,只有自己才可以了脱自己的生死。我们不能指望佛陀或者善知识替我们消业,也不能指望上师们替我们证悟和解脱。善知识只能将消业、证悟和解脱的方法慈悲地教授给我们,至于能不能做到,关键还在于自己的信心和努力。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偈颂:“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即使是慈悲的佛陀,也无法用水洗刷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将众生的痛苦拿走,无法将自己的证悟迁移给众生。佛陀能做的,只是将怎么修行、怎么断烦恼、怎么解脱的方法告诉我们,让我们通过修持从轮回中解脱。所以,在佛教中,除了通过开示无错谬的正道摄受他人之外,没有用水洗罪等摄受他人的方法。
一切违缘障碍都是自己的业力感召,只有通过忏悔清净罪业,并且改正习气毛病,才能够改变命运。对于这些人即使佛陀在世,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
佛陀只能用真理度化众生,而上师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佛陀的代言人。我们要想消除业障、断除烦恼,只有学修佛陀的教法、听从上师的教言。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经藏,认真闻思佛陀的教法,了解业的来历以及业的因果,并且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忏悔,这样才能净除累世以来的业障。只要我们按照佛陀的教导诚心诚意地行持,不仅能够消除业障,还能让我们得到安乐解脱,甚至证得圆满的、遍知一切的佛果位。不过,我们所累积的每一分善根和功德,都要靠自己才能成办,如果自己不依教奉行,一切成就也就无从谈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