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从来都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却唯独记得牡丹的;
芍药和牡丹是大学同学和室友,大一的时候晚自习的座位是固定的,她们俩还是同桌;
芍药来自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多,靠着爸妈卖粮食的钱才上了大学,在大学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打工挣生活费;
牡丹是城里人,独生女,爸妈都是公务员,爷爷奶奶特别宠她这个孙女,家境优越,她说在大学里她要好好享受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为了不辜负爸妈的期望,芍药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认真学习,在各种考试中,都是专业里面的前几名,各种奖学金和证书丰富了芍药的大学生活;周末还会去做家教挣生活费。忙得整天不着宿舍;
牡丹参加了班委、学生会和话剧社,每天忙着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话剧排练演出,忙着社团纳新和培训,整天也忙得不着宿舍,更没有时间学习,牡丹说进入大学后就不应该再学习了;
理论上,她们两个人本没有交集,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相差太多:
牡丹用着最新款的诺基亚手机,而芍药穷得没有手机;牡丹长得漂亮可爱,芍药是土里土气的农村人;牡丹爸妈隔三差五会给她来送新衣服和好吃的,芍药的衣服都是姐姐和亲戚家嫂子给的旧衣服;
唯一的交集是每天晚上的两节晚自习,两人同桌。芍药做作业、复习白天的功课,牡丹设计学生会和社团的活动方案;刚开始两人并没有没有过多的交流,毕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用牡丹后来的话说,当时的她们,一个是学霸,一个是学渣,一个是灰公主,一个是富家女;
每次考试前的两个星期,牡丹不得不抽出时间来突击复习,会不断地向芍药问问题,让芍药帮她划重点,这两个星期是她们交流最多的时候。在芍药的帮助下,每次考试牡丹都能及格不至于挂科。不挂科就能让牡丹心满意足地开怀大笑,而芍药的目标是考专业第一拿奖学金来交学费的;
关系发生转变是在大一快结束的时候,班里要选出两位贫困优等生发放补助金,班里还有几个同学的家庭比芍药家更贫困,但是牡丹作为班委把票投给了芍药,并向辅导员和其他几位班委讲述了芍药是如何努力学习、挣钱的,把芍药美化成了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最终为芍药争取到了1000块钱的巨款补贴,足够芍药半年的生活费了。
这件事之后,芍药改变了对牡丹的富家女孩娇生惯养不上进的印象。
入学的时候她们是专科,大一之后芍药顺利转本科,而牡丹如意料之中没有考上,继续读专科。
大二,她们分到不同的班级和宿舍;芍药依然忙着学习和家教挣钱,牡丹忙着学生会和社团活动,也忙着谈恋爱;唯一的交集是女子篮球队。
牡丹认为芍药只学习不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活都白过了,就鼓励芍药一起报名参加了女子篮球队。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跟着队长一起去跑步、练体能、练投篮、模拟比赛。训练的时候一起偷看对面男子队的帅哥,一起看男篮比赛,一起犯花痴,苦中作乐的日子让她们成了好朋友。
大三,牡丹准备考外校的本科,她经常拿着书到芍药的自习室帮她补习功课。讲题的时候,她会偷偷看芍药,说芍药认真讲题的时候很美,天知道,贫穷自卑的芍药从来没想到有人会夸她美;
让芍药羡慕的是,每年的生日牡丹都会回家过,爸爸妈妈会给她定个大大的蛋糕,姑妈和大姨几家亲戚会聚在爷爷奶奶家做好多好吃的,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她会带上寿星皇冠,在蜡烛面前许愿,家人像宠小公主一样祝她生日快乐;
芍药告诉牡丹:因为家里穷她们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牡丹每次都会把蛋糕带回学校分享给芍药一起吃。
后来,芍药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了工作;牡丹考去了泰安的一所大学读了两年本科,又考上了广西的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后来被导师推荐去了澳门大学继续读博士,大学一起入学的班里,只有她一个读了博士,从前的学渣现在逆袭成了学霸;
现在的牡丹总说以前幸亏芍药的帮忙才能每次都没挂科,芍药心里想的却是她要感谢牡丹,感谢牡丹让她见识到了什么是优秀上进的富家女,什么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如果说芍药的大学生活是平淡的学习和打工,那么牡丹就是为她的大学生活带来艳丽颜色的那个人。
虽然已经毕业好多年,现在的芍药也早已成为高薪的白领,但她还是会经常想起大学时牡丹带给她的蛋糕还有一起训练的场景,那是她大学里最快乐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