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关系好时可以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翻脸后却形同陌路,反目成仇,为什么?答案都在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里。
亲密关系不仅限于婚恋里的爱情,还包括友情、亲情等。只要两人敞开心扉到一定程度,都算是亲密关系。
克里斯多福以恋爱为例,向我们讲述了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月晕现象、幻灭、内省和启示。
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也有解救办法。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灵魂关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在寻找伴侣方面,我们大多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很多人倾向于寻找一个灵魂契合的人,像勇敢的骑士寻找圣杯一样,希望这个人能让自己获得身、心、灵三方面的满足。他既是镜子,让你看见自己,又是老师,能启发激励你,更是玩伴,能开启并陪伴你的生命旅程。
所以,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能激发我们追寻人生意义与方向,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就是“灵魂关系”。
“灵魂关系”给予我们的真爱不局限于二人之间,它可以推及到整个世界:因为相爱而爱整个世界。
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初识的美好——月晕现象。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月晕”也很美好,让人倍觉温暖,也让人为之着迷。
进入这个阶段的恋人,眼见对方皆是美好,也只选择相信美好,就算这段关系里包含着无数危机,也不会被挖掘出来。
但虚幻的终究是不真实的,我们对一个人期望过高,难免会破灭。“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当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发现对方达不到预期时,我们就会失望,接着是压力、愤恨,当这些负面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亲密关系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幻灭。
亲密关系的第二个阶段:理性的回归——幻灭。
幻灭并不是绝望和背叛,而是理性回归,不再被错觉所误导。我们想看见真相,就必须驱散对爱的错觉,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快乐的源泉不在别人身上,而在我们自己。这个过程的开始,是我们感到失望,并觉得自己似乎错了的时候。
幻灭的过程会比较长,其中伴随着一系列痛苦的拉扯,导致我们会做出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等偏差行为。
而要摆脱偏差行为,需要双方努力进行有效沟通,同时都能够以足够的爱意去解决一切琐事。
但一般的情侣很难做到这些,这也就导致了亲密关系的结束。
如果这一阶段能有惊无险地过去,就能进入第三阶段:内省。
亲密关系的第三个阶段:重新认识自己——内省。
在生命中,我们早晚有一天会了解到,真理并不在外面。
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在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即我们的内心,
在灵魂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幻灭之后,我们要经历的便是内省。
内省让我们检视自己内在的想法和感觉,让我们能和自己的内在和平相处,爱一切事物,包容一切事物,平和喜乐。
这时,我们感受到了和伴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也明白了我们对待伴侣的方式就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亲密关系的第四个阶段:爱的自由纯粹——启示。
启示是亲密关系的最后一个阶段,却不是亲密关系的最后归宿,它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段亲密关系从最开始的月晕现象一步一步走过来,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穿越了怀疑的迷雾,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得到启示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相信是真实的事物看得更清楚,而察觉到自己错误的思想,或把我们心中相信的真理加以修饰。
经过了启示阶段,我们已经离灵魂关系不远了。
灵魂关系并不是情感之旅的最后阶段,它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这里开始,我们获得的体验无以伦比,它会越来越接近纯粹的力量。
在启示阶段,往往意味着你已经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往往这个时候,你会对你伴侣充满真正的爱,你会真正“看”到她,看到她的内在,你会重新拥抱她,会懂得真正用爱去疗愈她,而不再只是控制。
控制与爱的区别就是:爱是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付出,而控制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越是进入高阶段,你就越懂得爱,所以亲密关系的四个阶段也体现了你对爱的理解层次:进入亲密关系越深,爱越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