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须讲究。
今天正月初十,阳历2月19日,放假第十七天,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养生须讲究。
1.生活起居
“春捂”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
但是“春捂”到底要“捂”哪里呢?建议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
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春季多风,运动后容易出汗,春风一吹容易感冒。
老年人出门要记得戴帽子,正如中医经典所讲“头为诸阳之会”,戴帽子正是春季护卫阳气的做法。
老年人在春季洗漱、洗碗、洗衣时,尽量用温水,以免寒湿之气挟风侵袭关节,造成关节疼痛。
2.饮食养生
食物和药物可以按照“四气”的属性划分,即寒、热、温、凉。
在日常食疗养生中可以参考药食四气的属性加以选择。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
因此在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人们要注意补脾。
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水为辅,水米交融,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补脾养胃。比如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栗子桂圆粥都是很好的选择。糖尿病人要做好食物搭配,不宜单纯喝白米粥。
3.运动养生
自雨水节气开始,人们就要转变“冬藏”的养生方式,让“窝了一冬”的身体活动起来。
春季应该早睡早起,可以散步、可以踏青,通过活动肢体以达到疏通气血、调节经络、舒畅情绪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宜过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