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永恒之道

作者: 产品经理文静 | 来源:发表于2016-08-14 11:38 被阅读461次
1.PNG

最初找到这本书,是因为前段时间时不时听到同事讲,这个过程“可以采用流程驱动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话,而我们这边又经常强调,实现方式是工作流驱动,另外,现有的流程模板实例化的方式,在业务实现上也不太一样。所以就对工作流和业务流等等的说法很迷惑,并且通过询问也没有得到更清晰的概念,而且还有更多的疑问涌现出来:
工作流和业务流,究竟有什么区别?
IT和业务往往也会傻傻分不清楚,尤其是想要做框架图时,业务框架和IT框架也总是容易混淆;如何辨别客户的业务需求,再转为IT要求或者进一步的IT方案?
端到端流程到底该怎样理解?如何构建?
流程和过程怎么区分和理解?
……

于是找书来看。
这本书名字其实挺吓人的感觉,说到永恒,真有永恒之道吗?还是从最基础的概念理解开始吧。

什么是流程?按照条例和顺序做事情的过程,就是流程。虽然也没少做过业务流程梳理的事情,真要下个定义,还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而大师们给出的定义各种各样,总体来说,就是一组活动按照一定顺序组成的序列流,其顺序可能是串行、并行或者两者的任意组合。而《尚书·盘庚上》所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也许就是流程想要达到的目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这本书中强调了流程必备要素:输入、活动、活动间的相互作用、输出、流程的服务对象、价值。回想之前梳理的过程,可能更多关注的还是5W1H,比较忽略服务对象和价值,而这两点,才是想要做流程优化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否则无法判定流程是否需要删减或者变更组合方式。

由此引出工作流和业务流的区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工作,最早是各职能单元的工作自动化,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数据处理能力提高某个局部工作的效率,这也是工作流的开始,后期逐步发展出OA、MRP等,很多也是采用工作流技术。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业务要求不断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要求就不能得到很好满足了,进一步发展,到全企业战略级支持能力的要求,都是工作流无法胜任的。由此引发BPR,业务流程再造,这在20世纪九十年代是很前沿的思想,核心是从根本上反思和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成本、质量、服务、反映速度等的突破性进展。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激进革命的推倒重来,导致失败率很高。于是更为温和的BPI,业务流程改进,逐渐得到更多认可。但是这两种重点更多的还是在IT上,到BPM,业务流程管理的思想提出,对业务流程本身的解决方案和价值提升有了更多关注。

业务流程强调顾客,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到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一个端到端的过程,为顾客产生价值、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流程就是业务流程,而和产品无直接关系的行政类流程则不属于此列范畴,例如请假流程等。这也是工作流和业务流程的区别所在。工作流是局部的、解决单一问题的、比较固化的,而业务流是全局的、灵活的、可以面向服务存在多种组合方式,两者的实现技术也不相同。举例来说,一个集团企业不同公司、甚至一个公司不同部门内部,会采用很多不同的IT系统或工具,就是各自的工作流系统,这些系统本身无法直接交流沟通,导致很多事项的重复处理、信息的多源流通,而BPM,就是跨组织业务流程的描述语言和工具,实现全局的业务流程管理。BPM更强调价值,目标是形成端到端的流程体系,提高整个业务流程运行的效率、成本、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BPM更强调持续改进,并通过SOA创建更灵活的基础架构。

除了这些概念性质的内容,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流程的模式、技术发展、BPM设计/建模/执行/监控/优化、BPMN的规范等等内容,其中很多技术建模类的内容就看不懂了,比较好的是作者用了一个实际案例贯穿始终,这样对于技术如何服务业务的实际需求,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

后面着重讲BPM如何实施。BPM的最高境界是动态和自我优化的流程,这个状态目前应该还没有组织可以做到。而较低级别的目标,即持续的度量和优化流程是可以实现的。这就需要用到SOA,而实施BPM的永恒之道,就是是BPM与SOA的联姻。SOA强调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体系,强调系统之间通过服务这种语言进行交互,因此关键在于抽取候选服务并通过SOA实现。即,梳理出跨组织流程的交互点,并将这些交互点实现为服务,然后用BPM中端到端流程作为业务线将这些服务进行串联,就是所谓“用线串点”。端到端流程中的活动对应具体的子流程或原子活动,其在流转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中提供的服务,将跨部门的业务系统连接起来。

至此,从理念、规范、产品、技术等各方面,构建了一个理想的BPM架构和美好蓝图。但是,“永恒”可能真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作者所说:
对于工作流技术,工作流模式是核心,是实现流程万变的永恒之道,是让业务变得更有活力的永恒之道;对于BPM及其技术,构建端到端的流程体系并采用服务化、组件化技术将BPM与SOA联姻,是实施BPM项目的永恒之道;而引入BPM治理,则是实现战略有效落地、填补战略与BPM之间鸿沟的永恒之道。
也许,就像“变化是始终不变的”,企业运营所面临的问题不断推动着流程管理思想的发展,而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相关文章

  • 流程的永恒之道

    最初找到这本书,是因为前段时间时不时听到同事讲,这个过程“可以采用流程驱动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话,而我们这边又经常...

  • 《流程永恒之道》读书总结

    本书主要从企业经营的视角,从下往上剖析,从上往下构建,解释了,如何建立基于战略的企业流程 企业作为一个个体,想要在...

  • 《流程永恒之道》读后笔记2

    关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我们可以讲是业务的处理流,也可讲是业务的流转过程。这里注重的是业务,而不是流程。 业务流程关...

  • 《流程永恒之道》读后笔记3

    一、相关概念 工作流= 一项帮助企业建立流程的技术 BPM = 企业流程管理 BPM治理 = 在战略目标指导下,进...

  • 《流程永恒之道》读后笔记4

    本读书笔记主要解答两个问题:一、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和政府的应用的区别二、监控评估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区别 一...

  • 《流程永恒之道》读后笔记1

    什么是流程: 朴素且直接的角度:我们按照条理和顺序做事情的过程,就是流程 企业活动中的流程: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

  • 永恒之道

    永恒 这一段说的是永恒,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人的成长有九个不同的阶段,感性,理性,灵性,神性,空性,真性,永恒,无...

  • 永恒之道

    天地初开,万物稀疏,地域并不想后世一样辽阔。随着时光的流逝,世界也在成长。何是其终点。有曰:无极是也,是圆,是点,...

  • 读书-《建筑的永恒之道》

    之前在一个PM社区,看到有人推荐《建筑的永恒之道》,说作者亚历山大在讲解的建筑理论竟然有好几分与产品设计理论相似。...

  • 建筑的永恒之道 45%

    建筑的永恒之道 45% 只要稍微观察一下便能得出结论,没有哪一个建筑,会比活生生的植物,有更多的情趣。 钢筋,混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程的永恒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s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