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阅读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从中学会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写法:摘抄+感想。随之而来的有一个问题,难道看过的每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吗?这岂不是让读书笔记变成了一件繁重的任务?
今天在读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中得到了答案。
写读书笔记,一定要想清楚什么书应该写,什么书不用写。
读书,是为了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如果读完第一遍认为不必再读第二遍了,那么偶尔摘抄两句金句即可。这类书籍,本质上是为了知道一件实事,了解一个观点。
如果,是认识一个新的认知高度,或者表达一个新的认知观点,或者书中的观点从未想明白过,或者启迪重新思考生活的书,这类书籍则需要有仪式感的好好书写读书笔记,并随时准备重新阅读。
对读书笔记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后再去写,便不会再把它当作是一种任务,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如果本末倒置,便失去了写读书笔记的意义。
我打算改变一下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前面书写需要认真做笔记的内容,然后从最后一页往前摘抄那些不打算再读第二遍的书籍,简单的记录书中的好词好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