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帖子,考研一志愿就像白月光,而调剂生则仿佛永远只能在远方凝望,一辈子都忘不了。随着 28 号调剂系统的关闭,2025 年考研正式落下帷幕。
一志愿下岸,没有勇气重来,我也成为万千调剂生中的一个。调剂系统开放的那天凌晨,我像被按了暂停键般僵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选项像无数个未卜的前程,逼仄得让呼吸也变得浅薄,每天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六七点却又醒了,整日都在焦虑中度过,生怕收不到复试通知。而当复试通知真的来临,又面临学校之间的复试时间冲突,陷入了艰难的取舍。(看着昆医老师发来的详细复试要求,再三打电话确认放弃复试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自己的选择究竟对不对?若中医药大学的复试失利,我能否承受那沉重的打击?会不会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悔当初的决定?)
为了参加复试,我跨越大半个中国,途中还遭遇了本科学校所在城市下暴雪、航班多次取消等意外状况。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复试笔试科目、面试以及实验操作,深感迷茫无助,正如网上那句玩笑话所说,“没吃过屎的可以来试试调剂”。虽然最终调剂上岸,但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一方面是没有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另一方面,本应凭借班级第一的成绩保研,却因对英语的轻视,未能通过英语水平测试,从而与保研资格擦肩而过。一志愿时,又心气过高报考了重点大学,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全力以赴。如果当初多学两分,将是不一样的风景,可能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回顾中考、高考、考研这些人生中重要的考试,每次都是差一点,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也许这就是调剂生的命运吧。我们永远无法成为故事的主角,在平行时空里与那些擦肩而过的地方说声抱歉。但我还是想握紧手里的录取通知,往前走。而那些凌晨三点的辗转反侧,那些大雪里的独行脚步,都会在未来的某刻,化成月光下最温柔的勋章。
人生或许真的像未完成的拼图,总缺着几块最亮眼的边角。可当我们拼凑起那些破碎的瞬间,依然能在缝隙里长出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