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两个问题有助于深度阅读。
一是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要解决学习阅读不主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更好理解一些,澎湃的学习动力是驱使我们持续深入学习的源泉。你是处于什么目的去学习阅读的?你学习阅读的目的够不够强烈和坚定?
只要驱使你去学习阅读的目的够强烈和坚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你总会克服掉。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一下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学习不主动的问题。
说到这就会有一个疑惑,我积极认真、努力细心的去学习阅读还不够主动吗?
是的,存有这个疑惑的人并不在少数。平时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主动去学习,不用别人鞭策、激励,而是自觉地去学习,这难道不是主动学习,反倒成了被动学习?
事实上,我们的学习态度可能是主动的,但我们仍旧属于被动学习。听起来拗口吧?
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与学习态度有关,但其区别的关键在于学习方法、方式是不是积极主动。两者的定义概念,网上一搜就能找到。
我们都有校园学习的经历,学生期间,我们在老师帮助下的学习可以称之为被动学习。不用操心学习设计,我们无论学习哪门知识都有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本不用操心去设计自己的学习进程;无论那一课的学习,从预习、领学、到课后练习,都有专门的步骤、专门的设计。学习困难有人帮助解决,不用操心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无法解决,老师承担了授业解惑的责任,这些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我们即使不去操心也能迎刃而解。
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我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弱化了,当离开校园和课堂后,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仍旧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进而可能导致失去学习信心。
何为主动学习?抛开它的概念,我认为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做学生,也要做自己的老师。想一想老师如何对我们授业解惑的,自己去解决好几个问题:
1、认真为自己做好学习规划。
胡适讲:“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循序渐进,学好每一门知识都要注重基础,基础掌握的广博和牢固,才能促进学问向精深发展。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首先弄清学习方向,其次要明白自己相关知识水平,再者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
2、要主动去思考。带着问题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对于阅读的观点进行辩证思维,学会用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思考书中的观点等等。这些原本需要老师启发诱导才能展开深思的工作,要学会去主动进行。
3、自己解疑释惑。主动学习遇到的疑问和难点,不再会有人主动去帮你解释和分析了,这件事情如果你不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就会时常被困难所阻挡。
4、要学会与其它知识的联动。知识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有存在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掌握。主动学习者,没有人会帮我们归纳梳理,没有人会帮我们于原有的知识建立各种联系,这些工作必须要主动去承担起来。
5、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课堂上老师会引导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们学习,要求我们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提升学习效率,离开了课堂再学习却不知如何下手了。朗读、背诵、默写、记笔记、写卡片、写感想、分段、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等,这些东西里面哪个适合我们,要主动去尝试,决不能光盯着书发呆。
6、要主动实践练习。没人布置作业,自己就不知道主动去练习了?没了课堂实践,自己就不知道自主实践了?
主动学习绝不是主动地去学这么简单,而是要主动的带着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去学,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辨析,学习完还要主动去实践练习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