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陷阱?
是的,且我们每天都在发生。
如果我们仔细把每天做的事梳理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做决策。
穿哪双鞋去上班,中午吃米线还是炒饭,下午奶茶要3分糖还是5分糖?今天下班几点走?晚上要不要健身?睡前看哪本书?
你会发现这个待决策事项的清单列下来长度惊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私人事务领域的国王,日理万机。
然而科学研究发现,人能够集中精力做出正确决策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你透支了太多决策机会,意味着真正需要做决策时却是个废猫了。
不经汗颜,得好好思考这个沉重的话题了,我可不想“早衰”。
举个很形象的例子,我们女孩子约会出门前都会不断换衣服首饰来决策哪件最好看。
但如果换的次数达到5次以上甚至更多,大概率最后反而选不到最满意那件,而是草草了事,“算了随便穿一件吧,都不好看”。
在《影响力》中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决策陷阱:指你当下做决策所损耗的脑力会直接影响你在未来做决策的质量。
它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生理现象,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平日理智且克制的人也会突然向同事和家人发脾气,乱买衣服,吃垃圾食品。
因为决策力被不断消耗掉了,到了一定极限就不再能做出正确决策,只能放弃抵抗。

所以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现代社会提倡断舍离。
一旦生命中容纳进了太多事物,决策力都会被消耗得更快。
看起来大脑飞速运转,使用充分,但到了一些真正该用力和拎得清的时刻,却恰恰无能为力,因为我们的大炮都拿去打蚊子了。
所以解决方式是,尽量减少每日内需要做决策的次数,不要想着凡事都要自己操心,把有些无关紧要的事忽略掉或者授权给别人来做就好。
最后奉上一个小妙招:下次出门前选衣服,把备选件数限制在3件以内。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