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的这首《老街》喜欢至少已有七年时间。七年光阴辗转,似乎仍是昨日。
倚靠在小巷子门口白色的水泥墙上,看来来往往过路行人,拿着朋友的国产机,用酷狗播放着这首歌。任凭世界时事突变,我有我内心的风云万千。
2014年,高考失利,没想太多就背上书包在暑假开始复读生活。跟着高三的班主任,从高中部搬至初中部,还是原来熟悉的配方,只是从前身边的人已不再。行人匆匆,离开熟悉的人,总会认识新的朋友。重新换了房子,又认识了新的几个伙伴。像是北京的四合院,大家平时都生活在一起。
小胖周同学和我一样都是复读生,但他读理科我读文科;大胖徐同学和杨同学是应届生,所以我们只会在放学回到家后才会一起聊天吹牛。好像每个阶段我都会认识一个身高超高的人,杨同学就是那种一米九以上的人。站在他旁边我总觉得他好像比我能看见更远的世界,就像他活在三维空间,而我只停留在二维时空。
高中时已经开始听李荣浩的歌,也是从那时,李荣浩开始慢慢火起来。我实在忘不了李荣浩那双小小的眼睛,后来在出演电影《乘风破浪》中,那双小眯眼配上独有的台词,真是为后来B站的网友提供了完美的素材。
那时候听他的《李白》《模特》《作曲家》这些,算是很火的流行曲。但喜欢最深的还是《老街》,这首歌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去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新时代,每首流行歌像是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的短暂新事物,从诞生到传播最后沉寂,总是不能长久下去。有人说,现代人的太过于浮躁,总是不能从一而终,只想要去追求让自己分泌大量荷尔蒙和肾上腺素的那些快乐新鲜事物。
我反倒是觉得偶尔的不顺也未尝不可,能让自己不至于跑那么快,人不是机器,总不能24小时快速的运行。短暂的停下歇息也能让我们好好的朝前探探路,免得一脚踩入深坑,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前段时间书上读到一句话“我们短暂的人生,容不得我们犯很多错,有些错犯下就是一辈子,再也回不了头”。
很多人常说,年轻人容错率比较高,应该多去尝试。我时常觉得这句话说得有些问题。难道中老年人小朋友容错率就低么,错误无论大小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是一样的,况且年轻人也早已是成年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对他人负有像中老年人一样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无关年龄。更何况何种为多尝试,值得令我反复深思吐槽。
我并非在这句话上咬文嚼字,枯燥的分析一句话是没有意思和意义的。只是想表达快节奏的时代下,很多人说话都是那么的“随心所欲”,缺少务实。相反,我更喜欢去揣摩古人留下的名言语录。哪怕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能让我想很久。那些流传至今的语料绝不是你简简单单想一下就能很快体会到它内在的深意的。
后来2015年高考,我算是为数不多跑去省外读书的人,很多人第一句话都是问我,你为什么跑那么远。可是我真的没感觉安徽距离广西有多远,坐飞机四小时就可以飞个来回,为什么还可以算得上远。
后来与他们三个就慢慢断了联系,尤其老杨,上了大学后就很少联系了,至今不知身在何处。老徐和老周偶尔还有些联系。人啊,一旦不联系,再好的关系都会渐渐变淡。
高中的复读生活,比起后来的哪一年都努力。回首读大学后的这五年,自愧远远不如当初的自己。这首《老街》当年陪伴了我那么久的时光,很是怀念。2019年,李荣浩也和杨丞琳结婚了,领证那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是安徽人。
我从1997-2020的23年时光没有值得我吹一辈子牛的举动,有的只是无尽漫长普通的生活。我没能像天才谢尔顿一样,年少成名;也没能像TFBOYS一样年少初道,霸占荧屏;更没能像名校毕业生一样,满腹经纶财富自由,有的只是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生活。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在等着我去探索。
好几年不使用的QQ上依旧挂着我去年写上去的签名,“永远忠于自己,披星戴月奔向理想和自由”。终有一天,我会依旧在夜里平凡的看着天上那些属于我的星星,然后伸手去抓住她。也会没变什么模样的站在你们面前,话话家常。
后来我再也没回去过那条老街,因为我知道那里仍旧没什么特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