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堕落,是自控力一项巨大的Bug,读一本书本来是为了增加自控力,然而这样一个没有吃透的现象,背后的道理让人不寒而栗。
因为无数的事实证明,做好事易失控?
所以先放弃?
我好像做了这样的事,好可怕。但是这个自控实验真的好有意思。根据相对论,圣人只是做的错事极少的人,所谓人无完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把圣人的错放大了讨论。从科学的角度,圣人这个个体相对更符合控制变量法。
从中庸的角度,对和错是对立的,快乐和悲伤是对立的。错误的事我们定义为错,是因为它不健康,不上进。而我们要做违背自己的事是因为正确的事不快乐,错误的事也有快乐。
人不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否则怎么知道快乐是快乐?
这个命题又该如何在生命中理解和指导生活?
我们总觉得快乐太少,痛苦太多,是人的错觉,还是痛苦太少,所以觉得快乐太少?
在单位没有书,知乎上没有找到,晚上再看。
人们自然的追求快乐和健康,这两者并不矛盾,人们对快乐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是人类进步的根源,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明知道吃垃圾食品是自杀,还要吃,因为也存在第二和第四象限的情况,就是快乐而不健康(吃垃圾食品,沉迷电子游戏,熬夜),健康而不快乐的事(学习读书,晨跑,健身(不绝对))。
这似乎才是需要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第一象限快乐而健康,吃健康食品,做喜欢的事。
第四象限,不快乐不健康的事,比如吃恶心的东西。
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圣人的人,他不一定是控制了自己的欲望,可能是他的欲望更多的在某些事,而做这些事情我们普通认知的人就觉得是圣人了。
圣人犯错和普通人一样,他犯的错一定不是他不喜欢的,是我们不喜欢而已。
所以,改变习惯,还是要从欲望层面,出发点层面,找原因,深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