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压力
同事小王是公司的销售员,业务能力突出。平日里和大家有说有笑,人缘极好。
有一天,我发现她整个人没精打采的,而且出现一双明显的“熊猫眼”,于是打趣她道:“瞧你这没睡好的样子,昨晚是不是追剧去了?”
她有气没力地回答:“哪有心情追剧,我昨晚失眠了。一直在想这个月业绩的事,愁人啊……”
原来小王正面临着职场压力,其实不光是小王,每个职场人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多90后甚至由于职场压力大,出现了秃顶、发际线上移等问题。可以说,职场压力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不得不找出应对之策。
什么造成了职场人士的压力?

在快节奏的今天,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状态:整天忙得像陀螺般旋转,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有忙不完的事。当我们在做事情A时,事情B、C、D等从不同的方向涌现出来。结果我们整天心神不宁,一件事情都无法干好。
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我们小时候就知道了。那为何很难做到呢?
在《搞定:无压力的工作》一书中,全球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戴维·艾伦认为,那些我们应当做,但是还没开始做;或者已经做了一部分,但是还没完成的事情就是“未尽事宜”。这些“未尽事宜”会分散在大脑的各个角落,时刻提醒我们将要完成的任务,让大脑无法保持专注的状态。
为什么大脑会用“未尽事宜”时刻提醒我们?
因为大脑是个做事有始有终的器官,当我们把事情贴上“应该做”的标签,它就会认真地提醒我们去完成,不管事情是否重要,也不管事情是否紧急,它会一视同仁地提醒。我们有时候感到有一股莫大的压力,但是又说不清是因为什么,就和大脑的提醒有关。
这些被发送的“未尽事宜”,不断分散我们仅有的注意力。导致我们出现了失神、力不从心等的状况,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如何才能有效地化解压力?

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们也能有效地缓解压力。我为大家总结了以下三种方法:
01把“未尽事宜”放进工作篮中
在前文中,我们明白了“未尽事宜”存放在大脑的各个角落,导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我们如果不把它们释放出来,它们会占用大脑的内存。大脑是一个积极工作的器官,一丝不苟地提醒我们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当“未尽事宜”过多,就会超出大脑的承载能力,导致我们不仅压力过大,工作效率还低下。
我们如何才能释放大脑的记忆空间,让它存储更重要的东西?答案是把“未尽事宜”收集起来,放在工作篮中。
工作篮可以是笔记本,手机里的备忘录,也可以是石墨表格等一切记录工作事项的工具。对应不同的工作篮,我们有不同的收集“未尽事宜”方式。比如,用笔记本记录,用手机记录,用石墨表格记录等。只要是适合我们的工具,就是最好的。
当我们把“未尽事宜”放进工作篮中,大脑会处于零负荷的状态,能像海绵吸水般快速吸收知识,实现高效工作。
铃木俊隆认为,如果你的大脑中空空如也,总是处于一切就绪的状态,那么它就会向一切事情敞开大门。
大脑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把大脑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它才能为生命中更美好的事情做好准备。
02要事第一,合理安排事情的优先顺序
相信大家都听过二八定律,用20%的时间就可以搞定80%的事情。这虽然听着不可思议,但是高效人士确实可以做到。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要事第一,优先考虑最先应该做的事情。说到这里,很多人想到了时间管理四象限,即把事情分为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象限。然后先做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授权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而要事第一和时间管理四象限有些差异。那什么是要事第一?要事指对认知要求高,可以创造价值的事情。比如写文案,需要我们发挥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事情,我们应该安排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做。而整理桌面、发邮件、打电话等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情,我们可以稍后处理。
每项要事中又有最核心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整项工作中的“硬骨头”。因为这类工作对认知的要求比较高,因而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对于写文案来说,最难的部分是列大纲。然而,当我们完成了最难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工作就不能难倒我们了。也就是说,先难后易才是最好的选择。
03拆解工作,分批次处理
当我们找出了一天中的要事,接下来应当怎么做?如果要事让你感觉无从下手,我们该如何迎难而上?
答案是拆解工作,分批次处理目标。任何工作都可以划分为一个个子目标,当我们学会各个击破子目标,大目标自然也完成了。
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比较困难。然而,当我们学会拆解目标,写2000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首先,我们可以把写文章拆成列大纲、收集素材、准备纸和笔、修改等。然后,再花相应的时间逐一完成子目标。通过逐步分解,一篇2000字的文章也就大功告成啦。
拆解工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容易被别人干扰,减少注意力的消耗。当我们没有完成事情A,然后去做事情B,最后又回到事情A时,我们的一部分注意力还停留在事情B上面,导致我们工作效率降低。比如,当你在写文案的中途去发邮件时,回来写文案的部分注意力还停留在邮件上。而把工作拆成一个个独立的子目标,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点。因为子目标比较小,我们完全可以一次性做完。当我们能一项项完成工作,就能避免注意力消耗的问题。
最后,祝我们都能从容工作,让工作成就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