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因为有意识的去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控制了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症的扩散,到目前有好转的迹象。我想如果一直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用时间管理提高自己的自控力。那么,这些病症都会痊愈。
有了小小的收获,很想与大家分享。因此写下此文。
1
很多人估计和我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梦想,有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又会有迷茫,有焦躁。这是为什么?
我看到过一句话:你迷茫是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这句话对我真的犹如醍醐灌顶。
每天坐着、走着、躺着都怀揣梦想,不停的勾画自己未来的蓝图。可是有什么用?你不付诸行动,梦想只是幻想。
对,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关键词是:行动。
大多数人就是输在行动上,却不知悔改。不断用各种借口给自己的懒惰撑门面:我得病了,我得了拖延症;我自制力太差,管不住自己;我没有时间,每天都很忙的,要操持家务,要上班等等。
可是仔细看看自己的一天吧。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大多数时间抱着手机刷剧、看八卦新闻。刷手机已经成了主业,而生活中其它一切都成了副业,这副业包括人们最基础的生存动作:“吃喝拉撒睡”,还有一个“行”,走路出行都是低头族。
一天过去,为自己虚度的一天懊悔自责。然而第二天又周而复始。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到周围的人通过努力加薪晋职,看到自己的朋友锻炼出完美身材,看到闺密通过读书气质谈吐变得优雅。就会后悔虚度光阴,既而产生焦虑。
我认为能看到别人的变化,而且知道后悔、有焦虑是好事,这说明还有梦想和追求。现在缺的就是――行动。
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收拾行囊整装待发。
2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我是怎么付诸行动的。
尼采有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就是从过好每一天开始的,让一天都有意义,最有效的方法是时间管理。
我在迷茫时,也看过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比如《奇特的一生》、《精要主义》、《从容的活法》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奇特的一生》。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奇特的日记,没有情感和冗长的叙述,只有时间。几点做了什么事,什么事消耗了多少时间。
我可能一直有一个眼高手低的毛病,做什么事都嫌浪费时间,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做好。于是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记录自己一天时间的消耗情况。发现有些事只要做,使用的时间并不多。可以空余出很多时间做其他的事。
经过试验,我心里有了底。
3
我准备了一些16k的白纸,一页纸分出九个区域,第一区做一周计划,后面是每天的计划。 星期天做一周计划,总结本周完成情况。每天晚上做第二天计划,并总结当天计完成情况。计划细化到时间,比如几点到几点读书,几点到几点画画等。
这样执行了两周以后,发现总是有很多突发事件打乱计划。于是就做了调整,时间可以固定的给它固化下来,不能固定的,计划改成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这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完成计划任务。
这种方法试行一周,发现可以从容安排任务,不会因突发事件让自己手忙脚乱。
可是,可是,问题又来了。
从最初开始计划的兴奋期过后,人的倦怠、懒惰因子又开始作祟。怎么办?
解药还真有,就在我纠结摇摆不定的时候,朋友建的一个打卡群,解决了我的问题。
大家每天把自己的计划简单的放在群里打卡,晚上总结,互相监督。当不能自制时,适当的他制,这个办法真的很有效。
4
自从学着管理时间以来,我每天健身、画画、读书、写文。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安排的特别充实,再没有出现过焦虑与迷茫。真的应了那句话:迷茫是因为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做的多了,哪有时间去迷茫。
有人一定会说,把自己日子过得这么紧张,不就没有自由吗?我的回答是: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吗?
关于自由,我不想引用名人的话,我认为的自由是:用自己的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有进步,这就是我要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