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62590cc3b5f5
(李清照、朱淑真小说创作)《何处寻花》第二章

(李清照、朱淑真小说创作)《何处寻花》第二章

作者: Ayton_ | 来源:发表于2020-04-07 21:34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寻梦藕花池

        夏日不见艳阳当空,日光和煦,微风习习,倒成全了那一池荷花。映着暖阳,伴着微风,听着蛙声,才似粉面美人,照着池镜,欣赏容貌,在歌乐声中自如地起舞。虽说无需亭子送阴凉,可池边的这一小亭,倒十分雅致,唤起了诗意,增添了情致。在此小憩片刻,观赏一池藕花,也可说是惬意极了。

        朱淑真手持一把轻巧纸伞,沿着这池边,漫步赏花。看着这一池新荷,粉白如面绿如裙,倒想起那日雨中海棠,又想起那日弄妆美人面,不禁轻笑一声,只叹没有携脂粉来,又不舍乱了脸上容妆,否则可真要好好给这她添上新妆。藕花虽美,淑真却也不能落了胭脂,叫藕花把自己比下去。

        心系着这一池藕花,悠然间,抬头看见了远处的凉亭。许是所离过远,亭外似有云烟环绕,缥缈朦胧,如至仙境。再进几步,又似看见亭中有人安坐着,望向那一池塘水。朱淑真轻声慢步,悄悄踏进那凉亭,怕惊了雅人兴致。

        眼前这人着一粉白薄衫,云鬓处添一金凤簪,正在赏一池藕花,听池中群蛙。夏日独游,当真好雅兴。再看那亭中石桌,却放着一壶一杯,一花一扇。虽为女子,却也要小酌几杯,方能尽兴。朱淑真倒是极想结识此人,犹豫片刻后,才开口轻声道:“行进多时,见有凉亭,便前往休憩。不想雅士于此饮酒赏花,唐突而至,还望未扰情致。”

        那人转身,淑真细细端详那美人面,倒似那日的雨中海棠,又似适才的荷花,粉白相宜。许是饮了酒,缓缓地又有一丝淡红,双眸明丽,眉似细柳。见了淑真,她亦细细打量着,此后微微笑道:“不曾惊扰。只是少有人会深入此处,倒叫我添了几分意外。既见了,想必也是钟情池水藕花之士。不妨一坐。”

        淑真坐下,又问道:“冒昧一问,你躲匿至此,莫非担忧他人闲话女子独自出游,饮酒作乐,伤了名声?”朱淑真便是这般快言快语。

        那人嗤笑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脱口道:“谁道访山问水定是男儿所为,科律未记,诗书未载,作罢作罢。莫如饮酒,快哉快哉。”

        淑真笑道:“这话极好!既是游山玩水非男儿事,那饮酒作乐便也受女子青睐。”说罢,便端起酒杯,轻轻皱眉,却也一饮而尽。

        那人见状,怡然道:“未想于此处遇知音,《史记》云:‘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大抵便可表白心意。”淑真笑应。

      两人继续饮酒赏花,谈诗论画。及至兴致高点,便议定以“生查子”为词牌,各填词一首,既是记此巧遇,更是尽抒乐情。

        和风轻柔,斜日映照。片刻,淑真便成词一首:

        夏日不多时,几日生青草。

        池上藕花香,叶底群蛙闹。

        山水本无心,闲话催人恼。

        清酒且为乐,此心远相照。

        那人读罢,也自将词作吟咏而出:

        轻烟亭上游,芳草池边绕。

        蛙鸣藕花香,风定斜阳照。

        山水酒一杯,闲处诗书好。

        鸥鹭远双飞,劝君莫归早。

        淑真听罢,便借词问人道:“需将两词抄就而成,添上我们的名号方好。否则这词查无作者,倒似落叶无根了。我姓朱名淑真,只是未得佳号。”

        那人也道:“我姓李名清照,号易安居士。”

        原来眼前此人便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怪生如此清丽随性。那首“绿肥红瘦”的绝妙好词,便也浮现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来你便是易安居士,叫我意外,也让我惊喜。”淑真笑道。

        “幸得今日是红肥绿瘦,成全了夏日的热闹。”清照继续将目光投向那一池开得正好的荷花,听一听蛙鸣。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想来你也是如此。”

        “若非‘松菊犹存’,却也不敢妄下定论。所居所处,必得是清幽之地,方稍得‘易安’。靖节先生隐逸之风,实难效仿。”

        朱淑真细想一番,倏忽得一雅号,便道:“你这一席话,这倒叫我寻了个好别号,便是‘幽栖居士’可好?”

        李清照点点头,微微一笑。思量一番后,便吟诵起一首五绝:“淑景留人住,清水送客归。陶公真意在,明月照遗碑。”

        淑真暗暗赞叹,却也不愿意逊色,便细细思索,亦成一首五绝:曲径生幽草,春来花易新。栖居竹外道,安步踏清荫。

        你来我往,一去二来,两人早已惺惺相惜,谈罢诗词,又聊书画。殊不知,这诗兴也助了酒兴,两人一杯接一杯,直至双颊泛红,直至酒阑樽空。夕阳斜照,飞鸟归巢,无景留人,便该归去。

        乘一叶扁舟,两人划桨前进。风已住,溪水如镜。小舟缓缓行进,倒能近距离观赏藕叶荷花。却不知谁先带头,捧一掬池水,悄悄泼向对方。顾不得两袖湿,顾不得妆容乱,美人不与群花比,正能凭此好好去一去酒劲,醒一醒酒。一时忘却了行进方向,到更入花池深处,惊起了安适的鸥鹭。

        不知划行了多久,才出了池水,离了藕花,到了岸上。天色向晚,更添清露。淑真与清照继续漫步在草丛之间,回想着词赋,回味着美酒。分别之际,清照细细嘱咐道:“日后那藕花深处的凉亭,便是你我的会面之处。不可轻易说与他人,更别轻易带人来,叫人能轻易扰了我们。”淑真自是应允赞成。

        两人正欲各行一方,忽然黑云下压,电闪雷鸣,更兼哀凄猿声不断。猛然一声巨响,便见不间断的碎石接连打来。清照与淑真相互搀扶,相互遮挡,却始终架不住这凶猛来势,只落得一个伤痕累累,直击得她们倒在地上。突然又不知从何处来了几只狰狞野兽,径直朝两人扑来,淑真与清照惊恐地呼喊起来……

        朱淑真猛地睁开双眼,所见的是闺房内熟悉的陈设,内室悄然寂静。缓了好一会儿,才惊觉这只是一场梦。一场梦,却是好生奇怪的梦。幸而只是梦,却也遗憾只是梦。淑真回想起梦中二人所作的词,恐有所遗忘,便即刻起身,顾不上夜深露重,顾不上添衣保暖,寻了纸笔,便开始写下梦中词作。

        历经适才梦尾的惊恐,两首《生查子》早已难以记起,那两首绝句,倒印象深刻,只是也需细细回想。淑真已将两首诗悉数写出,只是两首各有一句,却是怎么也记不起。便只得一遍遍念着两人的名号,清照,淑真,易安,幽栖……

        “‘明月照遗碑’,‘春来花易新’,是的,便是这两句了。”淑真心满意足,提笔写下,又再自始而终地将两首诗诵读几遍,及至能背诵,这才休止。方欲起身时,才发现困倦不堪,疲软无力。便搀扶着,才撑到卧榻之前,倾倒其上,昏昏沉沉地,合眼睡去了。

        梦中又是一个阴森黑夜,淫雨霏霏。淑真独自行进,呼喊寻找着清照,却了无踪迹。忽地又是那只野兽,飞驰奔扑过来,咬住淑真左臂,便一路撕咬拖行。淑真强忍疼痛,拼命挣扎,却始终无法逃脱。眼看着前面便是极深的河水,淑真大喊着,却还是坠入了深河之中……

        淑真躺在床榻上,挣扎着左右摆头,口中迷迷糊糊地呼喊,眉头紧皱,通身发抖。朱母见状,方寸大乱,急惊而哭。原以为受了风寒,已请了大夫至府上,却不想如此。只能哀求大夫定要救一救自己的女儿。

        大夫倒是冷静,安慰道:“夫人不必过于担心,此是梦魇之状。”便取一银针,轻轻扎在淑真人中穴上。片刻,淑真便醒来,却已是筋疲力尽,面色苍白,连言语之力都已欠失了。

        “夫人,令千金感染风寒,又受了惊吓,需得好好静养数日。待老夫开几剂药,按时服用,莫再受凉。这般将养着,便也无大碍了。”

        “劳烦大夫亲来一趟。宝雁,好生送大夫出去。”

        “娘亲,我……”淑真气息微弱。

        “淑儿,别说了,好好睡吧。娘在这儿,无需害怕。”朱母轻轻握着淑真的手,温暖而慈爱。淑真在娘亲陪伴下,安然睡去了,此次再无梦魇之忧。

        服用了几剂汤药,又精心调养了数日,淑真已恢复了气色容光。精神好了,淑真便也耐不住困在内室里了。既不能跟着欧阳先生学习,又无法观赏自然花草,可不是要闷坏人了。朱母自是极力反对。

        “淑儿,便是你雨天贪看海棠,才惹得风寒,又招来梦魇。这次未痊愈,是万万不可外出的,否则娘可不原谅。”朱母严肃地说道,又唤来紫烟,责备道:“紫烟,你是小姐多年的贴身侍婢了,自小而大,都照顾得小姐很好,但这次确实是叫我失望。虽说小姐任性,你也难辞其咎。姑念你的辛劳,便免去皮肉之苦,只罚俸两月。你也需警醒,日后再有,便是严惩了。”说罢便往膳房去,亲自看着淑真的汤药,并备着燕窝为淑真补身。

        “紫烟,是我连累了你了。别担心,那两个月俸禄,我一样悄悄给你,只是别叫娘亲知晓便是了。”淑真握着紫烟的手,让她在床榻旁坐下。

        “小姐,没关系的。只是你那日梦魇,倒叫人十分担忧,幸而你现在没事了,不然真的是我的罪过了。小姐,你那日梦见什么了,这般害怕?”

        这一问,倒让淑真又想起那个梦,便开口道:“那日梦见了雷鸣雨夜,一只狰狞的野兽撕咬着我,任是如何挣扎也摆脱不了。最后我被那野兽拖动着,坠入了深河。你说我能不害怕吗。”淑真还是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

        紫烟亦是十分惊恐道:“这无缘无由的,怎么会梦见这个呢。”

        “正是,我也是思来想去,觉得好生奇怪。”淑真回想起前一个与易安居士相遇的梦,便又陶醉其中,沉默不语。

        “小姐,你怎么了,身子又不适吗?”紫烟拍了拍淑真,关切地问道。

        “噢,不,没什么。”淑真问紫烟道:“紫烟,你相信梦吗?梦是真实的吗?”

        “自然不相信,要不怎么叫‘梦’呢。再说了,我自然不愿意小姐被那野兽叼去,坠入河里呢。”紫烟紧紧握着淑真的手。

        自是如此,若是那个惊人之梦,自是不愿意它真实。只是与易安居士的相遇,若只是虚幻,却也不免失望。若这些梦,能半真半假便好了。但倒有一样确乎是真,便是那两首绝句。兴致起,便叫紫烟取那两首诗来,反复诵读着。

      “淑景留人住,清水送客归。陶公真意在,明月照遗碑。曲径生幽草,春来花易新。栖居竹外道,安步踏清荫……”

        紫烟听着淑真反复诵读着,便也参透了其中奥秘,开口道:“原来小姐的名字便在这诗中,真是新奇。之前欧阳先生和小姐谈论的‘李清照’,好像也在这诗中。小姐,我说得对吗?”

        淑真有些惊喜:“紫烟,你跟着我向欧阳先生一道学习,倒真的有所技进。不错,不错。”转念一想,又道:“那你且说说,这两首诗,哪一首更佳?”

        紫烟皱了皱眉,不好意思道:“小姐,这个我真不懂了。”

        淑真笑了笑,道:“我明白,并不是让你析文解字,你且说说,哪一首你更喜欢便是了。”淑真又把两首诗诵读一遍。

        紫烟说道:“我喜欢花草,便更喜欢这第二首。”

        淑真暗喜,忽又想起别号一事,便道:“其实不只名,别号也在诗中。李清照有号‘易安居士’,我的号便是‘幽栖居士’了。紫烟,你可是第一个知道我别号的呢。且慢,若这梦是真实的,便是第二个了。”淑真欣然笑着。

        见淑真满面春风,精神向好,紫烟的愧疚不安也渐渐少了,随着小姐一起欢笑,一起颂诗,那罚俸两月的惩处也就忘却了。

        春日迟迟,和风悠悠,大地愈来愈暖了。

                              感谢阅读

                    期待你的建议与评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清照、朱淑真小说创作)《何处寻花》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qg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