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君书》学习札记忘忧社每天写500字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七)——解读《修权第十四》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七)——解读《修权第十四》

作者: 健康体验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23:54 被阅读59次

修权,即整治权力。

也就是如何加强国君的权力。

本篇指出国家治理好的三个因素是:法度,信用,权力。

权力由君主独掌,君主专制才会有威严,法度是处理国家政事的准则,法令建立才会赏罚分明。

信用是君臣之间的纽带,赏罚讲信用民众才会遵守。

显然,作者作为修权的核心,在于法度的明确。

篇中提出了公私分明,任法去私的主张,指出这样做必将使君主失信于民众,造成小人当道,奸臣买官粥爵以权谋私的后果。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七)——解读《修权第十四》

相关文章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七)——解读《修权第十四》

    修权,即整治权力。 也就是如何加强国君的权力。 本篇指出国家治理好的三个因素是:法度,信用,权力。 权力由君主独掌...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八)——解读《修权第十四》9101

    在本篇中,商鞅仍然诲人不倦,生怕我等小民不理解他老人家的变法思想,所以总是反复强调,加深印象。 商鞅说,“国之所以...

  • 《商君书》精华摘要

    《商君书》精华 >> 【蠹众则木折,隙大则墙坏】出自《商君书•修权》。意思是:蛀虫多了,树木就会折断;墙缝大了,墙...

  • 商君书14——修权

    修权就是对待(使用)权力的方式。 (一)国家的安定有三个因素: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权力。 (二)世上的统治者大...

  • 读《商君书》有感(修权)

    本章重点讨论法度与刑赏的关系,商鞅认为国家法度是治国的根本,刑赏则是治国的手段,如果国家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那刑罚...

  • 商君书-14-修权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日法,二日信,三日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七)

    其实,阅读《商君书》这样的经典文章,除了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发展情况,更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分析和把握,这样才...

  • 《商君书》学习札记(九)

    在《去强》一章中,商鞅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王者刑九赏一个,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意思是,称王天下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

    《商君书》第一篇《更法第一》,记载了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围绕变法与否展开激烈的争论,两...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

    《去强》一章,主要是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商鞅认为去强需要加以刑罚,专心农战,同时,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七)——解读《修权第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z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