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作者:纸兔
哈罗,大家新年好呀!
这是我一个人过的第二个春节,因为疫情加双奥会,就留在了北京过年。
大概从1月29号那天起,北京的街道上就少了很多人,连平日上班挤高峰的地铁也有空位子随便坐。
这些年也去过一些城市,唯独北京是我见过年味儿最淡的一座城市,淡到与平日里的车水马龙大相径庭,若谈及热闹,非要往二三环里胡同巷子里去寻找,或者是一些旅游景点里,说起来,也不及平日里往来的人多。
这两天原本打算去烧烧香,因为犯懒,索性待在家里,最远的距离是去离家两百米的电影院看了两场电影。
已经帮大家看了《奇迹》和《长津湖之水门桥》,可以放心去看,记得多备点纸巾,当鼻涕混着眼泪流进嘴里还不能自己的时候,只能忍着。
对了,看这两部电影前,记得在家里准备点儿眼药水,看完赶紧回来滴上两滴,因为后遗症是哭完第二天眼睛疼。
大约是我泪点低吧,又或者不忍心看为了这一世的和平,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心甘情愿的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悲壮,也无法忍心瞧见只身单薄的少年在生活和命运面前一次又一次从绝望里挣扎奋斗,满屏的绝望和压抑,好在“只要我们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因为是一个人,又不想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过的单薄、简单,中国人的大日子嘛,不能没有仪式感,于是乎提前两天就买好了菜,自己在家里做了火锅,也做了拿手的炖汤。
我不太喜欢家里充满油烟味,炒菜这个超出我范围的事情就被我自动忽略。
妈妈发来奶奶做的年夜菜时,流了满屏的口水,腊味熏蒸,鸡鸭鱼肉汤,我第一次有了强烈想要回家吃饭的想法,若不是相隔千里,若不是疫情,我真想刷个飞毛腿冲回家,胡吃海塞一顿。
我们家那边的习俗是中午吃得丰盛些,晚上吃饺子,每年在家的时候,我也会参与到下午的包饺子的活动中,爷爷和面擀皮儿,奶奶剁饺子馅儿,我和弟弟两人参与包饺子。
爷爷擀的饺子皮儿厚实有韧劲,擀面杖比划着,用刀切的方方正正,奶奶的饺子里会特意放一点猪油渣,嚼起来脆劲,用她的话说,生活就要像吃饺子越嚼越有劲儿,越嚼越有盼头。
这年两,两位年纪大了,时常小病折磨,也渐渐的少了亲自擀面皮、剁饺子馅儿的活动,都是买来现成的,却再也吃不到往些年的味道了。
除夕那天吃饺子的时候,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越吃越觉得自己在嚼沙,打了通视频回去,直到奶奶说,疫情好些你回来,让爷爷亲自擀饺子皮,剁饺子馅儿,我才满意的放下电话。
原来,离家在外的日子,思念是一盘饺子,哪怕平日里再怎么好吃,节日一到,也没了风味,唯独家人亲手做的,才劲道可口。
年前那段时间特别忙,春节原本的计划也因为朋友暂时来不了北京被打断,于是乎一个人的春节就变成了窝在家里,自己做菜,看电影、在沙发上睡觉。
妈妈说老家在下雨时,我望着北京这终日不迷路的太阳,忽然有点觉得幸运,暖阳照在身上的时候,那种被洗礼的感觉相当舒爽,也会有一种被希望笼罩的感觉。
文/冬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