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冬天最能吸引眼球的新闻,无疑就是河北省“煤改气”力度过猛,多地天然气价格暴涨,导致冬季供暖无法保障。

表面上看,这固然是某些人只顾眼前政绩,拍脑袋做决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切的背后,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金融战。
实际上,自2017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2+26”城市“煤改气”工程之后,广大资本就嗅到了机会,开始纷纷下场。
冬季天然气缺口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里基本属于“新常态”,从2013年开始,中国冬季天然气供应缺口分别为13、44、70、88亿立方米,而根据国金证券的相关预测数据,2017年供暖季天然气缺口大概在105亿立方米左右。
从账面数据来看,105亿立方米跟88亿立方米相比,不过增加了17亿立方米的用气量——要知道像“大鹏昊”这样的LNG(液化天然气)船一次就能运送折合9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区区17亿立方米,还不是手到擒来?

结果发改委没想到的是,各路神仙开始大显神通,天然气的价格死活就按不住了。

假如这张图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那么咱们可以把2016年的数据跟2017年的放到一起对比着看——2016年跟2015年相比供暖季天然气缺口为18亿立方米,而2017年跟2016年相比供暖季天然气缺口是17亿立方米,结果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2017年LNG均价走势硬是飞上了天。

百川资讯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起,北方地区LNG累计涨幅超过100%,甚至去年11月底华北地区数家大型LNG企业一天内将LNG报价上调逾20%的现象。
“据我所知,当时不少游资还在四处寻找天然气下游企业,向后者提供资金代为囤积LNG待涨而沽,有时只需囤积天然气4-5天,就能收获逾30%的价差收益。”一家国内民间LNG贸易商罗刚(化名)介绍。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干脆跑到新加坡直接斥巨资买涨天然气期货。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天气越冷,这些“煤改气”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就越大——三五度的时候你还可以选择硬挨,零下十几度的时候你试试?
十一月十五日,河北正式进入供暖季。
天然气现货价格开始陡然暴涨,期货价格则表示情绪稳定。
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北省进入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
然而天然气供应再紧张,已经推下去的“煤改气”工程却不会因此而停下来。于是一边是严苛的禁煤令,一边是疯涨的天然气,这意味着即使你家里完成了“煤改气”,却依然没有供暖保障!
“我下夜班回家,进门一摸暖气片,冰凉。”这样的情况,不到一个月内老梅遭遇多次。他告诉《财经》记者,天然气无论是停供还是恢复,都不知道确切时间。
资本的算盘打得很响:假如气温持续下降的话,一场大雪就很可能引发剧烈的社会问题。政府难道能眼睁睁的看着人被冻死么?所以到了那时候,无论他们要出多高的价格,你都必须咬着牙接下来!持续进场的游资甚至将原本就十分高涨的企业年末融资成本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眼下的河北省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只要一次特如其来的降温,就会把这个炸弹彻底引爆。
然后政府终于看不下去了
2017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要求北京市立即启动华能燃煤机组,减少北京市天然气用量,缓解华北地区天然气紧张形势。
12月18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指出,要立即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你不是囤么?好,我让你囤!
中国发改委:为维护天然气市场价格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于12月20日开始,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开展调查
当然,查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一直被大家所诟病的国企终于干了点正经事,开始拿着现金到国际天然气市场上买买买了。
随着进入冬季取暖高峰,中国液化天然气(LNG)供给紧俏,各家贸易商忙着寻觅船货,日本正在将LNG转出口到中国,一些轮船最远甚至从巴西改道驶往中国。
来自中国的需求已推动现货LNG价格较2017年低点上涨逾80%,至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上方,创2015年1月以来最高。——路透社新加坡12月20日报道
天津港从一周到港一艘LNG船,到现在三天到港一艘LNG船——一艘船就是大概一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发改委则马上推动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间的供气网络互通,同时开始从南方调气——你不是愿意囤么?我让你敞开了囤!
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20日发出《告客户书》,自12月20日开始对居民实行限购,每户每月限购150立方米,但依然执行阶梯气价。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变得有意思了,在12月25日国内LNG报价达到历史高点——8477.78元/吨的同时,大型石油公司开始按照4800元/吨左右的价格敞开供应天然气,于是瞬间天然气价格就开始暴跌,到了今天,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
至于那些囤货的资本么……嗯
“更糟糕的是,不少委托天然气下游企业在7000元/吨囤积LNG待涨的游资,损失幅度将超过20%。”
下场不言而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