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一

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一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10-06 22:18 被阅读0次

会议室的一角放着一台电视机,此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电视上,只见上面正在播报本地新闻。画面上,地//委//书//记岳惠民在展厅观看书画展览,身旁的唐诗指指点点,似在讲述着什么。

“哟!唐主任上头条啦!”

“哈哈,还挺上相的,西服领带,风头不比岳书记弱呀。”

“谁说党史办是冷门啊,主任都上头条了,还能不热火起来?”

……叽叽喳喳一阵议论,听得唐诗心里暖暖的。但他明白,这都是沾了岳书记的光,狐假虎威罢了。

今天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是揭碑仪式,其次是座谈会,这两项都没有上头条,独独是不怎么重要的书画展览上了头条。这无非是因为,前两项活动没有地//委//书//记的身影,本地新闻的头条,当然只能给本地的一号首长。巧的是,唐诗在前两项活动中虽然忙前忙后,却没有出现在电视台记者的镜头中,只是在第三项跟着岳书记搭上了末班车。

末班车也好,狐假虎威也罢,反正在电视上出了形象。最直接的影响,是宣传了蒋家河口战斗的纪念活动,让全市乃至整个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知道本地发生了一件声震全国的大事;其次是肯定了党史部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地//委//书//记都出现在党史办组织的活动中,这就是明证,正如大家热议的那样,党史办这个冷部门将会变得热火起来。

想当初,唐诗初任党史办主任的时候,曾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把这个冷门单位炒热,现在看来,已初见成效。当然,这个成效不光体现在地//委//书//记的重视上,省委以及省新四军研究会的老领导们,也将通过这次活动,对巢湖市的党史工作刮目相看。

但在此时此地,唐诗觉得,还是低调点好,便连忙转移话题:“大家都别说我了,还是看看我们杨政委的大手笔吧。”

刚才杨浩天正准备给王一平写一幅字,纸已铺好,笔已拿在手中,却被大家鼓噪着看了一会电视。现在被唐诗这么一说,回过神来,也顾不上王一平了,用手中的笔头指了指唐诗,说道:

“你就是市里的党史办主任,是吧?你能和我们的第一政委同框论道,说明和我们军//分//区有缘,我这第一幅字就写给你。”

此言一出,大家都看着唐诗微笑,似乎在说,这小子又撞上好运了。

地方党委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兼任当地驻//军的第一政委,这是“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决定的。比如,省//委//书//记天然就是省//军//区的第一政委,同理,地//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分别是军//分//区和人//武//部的第一政委。唐诗和地//委//岳书//记站在一起,在杨政委看来,就是和他们军//分//区有关联的人物,所以要为他写幅字,以示关爱。

支票是开出来了,却一时不知写什好。踌躇之下,杨政委问唐诗:“你们党史办的工作职责,或者说是服务宗旨,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吗?”

唐诗连忙回答:“这个,我们有统一规定的部门职能,就六个字:存史,资政,育人。”

“好!精辟,就写这六个字。”

说着,唰唰唰,六个大字跃然纸上。后面是一行小字:书赠市委党史办主任唐诗同志。下面是落款,一气呵成。

相关文章

  • 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一

    会议室的一角放着一台电视机,此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电视上,只见上面正在播报本地新闻。画面上,地//委//书//记岳...

  • 故事连载 | 丰 碑(34)

    头条新闻 会议室的一角放着一台电视机,此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电视上,只见上面正在播报本地新闻。画面上,地//委//...

  • 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二

    “谢谢!谢谢!谢谢杨政委!”唐诗激动地把这幅字捧在手中,像孩子似的欢呼起来。 王一平语重心长地说:“唐主任,杨政委...

  • 故事连载 | 丰 碑(25)草稿之一

    从纪念馆出来,唐诗等人在返程路边的一个饭店吃了午饭。 离开纪念馆时,佘馆长邀请他们留下来吃农家饭,他也注意到隔壁确...

  • 故事连载 | 丰 碑(26)草稿之一

    王一平接着又为唐诗出主意。他说,50多幅书法作品,完全可以办一个正正规规的主题书法展览。主题就是这个展览的主旨,你...

  • 故事连载 | 丰 碑(33)草稿之一

    令唐诗感到意外的是,岳惠民书记是只身一人而来,连秘书都没带。一般情况下,地委书记出门,尤其是在公众场合露面,总是前...

  • 故事连载 | 丰 碑(32)草稿之一

    李青松笑着说:“没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军歌。这个场合,要的就是气氛,今天的气氛很不错嘛,呵呵。” 见李常...

  • 故事连载 | 丰 碑(35)草稿之一

    接过话筒,唐诗询问道:“你好,请问哪位?” “我是汪仁贵。”电话那边回道。 “汪校长呀!”唐诗惊讶道,“你好你好,...

  • 故事连载 | 丰 碑(38)草稿之一

    张孝华的孙子名叫张千余,看样子四十出头,身材魁梧,一表人才。 唐诗问他:“还记得你爷爷的事情吗?” 张千余说:“记...

  • 故事连载 | 丰 碑(39)草稿之一

    南京军//区之所以在10年后征集张孝华的“渡江第一船”,缘起首都北京。 1958年,北京搞了个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连载 | 丰 碑(34)草稿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sv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