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 书眉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7-31 08:10 被阅读0次

时间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张萌女士,曾在直播时说自己利用早起时间读书、写作,平均每年能阅读300本书,还要出版2-3本书。

听到这些数字,我除了惊奇更是好奇,她是怎样做到的?

直到看完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这本书,我才发现,只要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就能更快的吸收书中知识重点和精华,做到每年300本的“多读生活”。

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是日本作家、书评家、自由撰稿人,他原来是音乐撰稿人,后来给网络“生活骇客”杂志撰写书评,能在20-30分钟之内快速阅读一本书,2小时之内完成一篇书评,每个月给4个网站撰写60篇书评。

印南敦史在书中提出新的阅读理念,读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复制100%的内容,而在于“邂逅”那1%的内容。

想要快速捕捉想要的书中知识,就要摈弃“仔细阅读”,学会“快速阅读”。

所以,阅读的目的是摄取书中精华,只要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将每本书1%的“知识片段”汇集在一起,组成知识体系,就可汇成知识海洋。

一、培养阅读习惯

村上春树说: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公司小李最近精神状态特别好,大家都很奇怪,小李告诉我们:他报了一个30天早起读书群,社群要求每天6点打卡晨读,缺卡一次罚款20元。

经过30天的坚持,效果非常显著,现在,他早上不读书就会感觉缺少什么,固定时间的坚持,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习惯,就是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

阅读时间也是因人而宜,建议选择在头脑清醒的早晨阅读,集中注意力阅读半小时或一小时书,思想会更集中。

晚上睡觉之前的这段时间,容易被喝酒、疲倦等原因打乱规律,不易养成习惯。

在日本,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晨读10分钟”的活动,要求学生花10分钟集中阅读,不限书籍类型,目的是用培养阅读习惯。

因为只有10分钟,时间太短,明天还想读,学生就很容易形成习惯,变成生活规律。

王尔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因此,很多人,想读书,却难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二、呼吸式阅读

就是形容阅读像呼吸。如果只是一味地连续阅读,就好像是不间断地吸气,非常痛苦,只有呼出来才会感觉舒服,呼出来就是抒写笔记的过程。

呼吸式阅读是将读和写相结合,记录读书笔记的方式。

有人说:“你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精华。记笔记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某段内容进行“段落”总结,或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这就是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浓缩知识内容、学会思考。

作者在书中提道,阅读过程中,遇到书中精彩部分要进行摘录,摘录时要用自己的语言重塑,经过大脑重组后的知识会记忆更深。

这就是“一行采集”,阅读时摘取书中最具魅力的片段。

前段时间在阅读《思维改变生活》时,书中非常精彩的话触动到我,它这样写道:“心可将地狱变天堂,天堂变地狱。”

看到这句话,我心中充满力量,不自觉得把它抄在了记录本中,并写下了当时的体会。每当再次翻阅到它时,阅读体验会重新燃起。

书中的“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是读者对书中内容与作者产生的共鸣,你不理解书中文字,就写不出自己的感受。

毛主席读书有一大特点。就是常常在书页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 书中的空白处写满了自己的心得或评论。

在我国,自古就有“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说法。因为大脑有记忆曲线,输入大脑的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淡忘。

想要在阅读中记住知识,就要增加“写”的过程也就是“呼出”的过程。

随着时间流逝,阅读过的书籍也会逐渐遗忘,这样一来,留下的评论与心得便有了意义,只需扫上一眼,就能回忆起阅读时的感受。

“呼吸式阅读”法,可以更好、更快的掌握书中精华,提升阅读体验,积累阅读成果。

我们在读书时要养成“书本+笔记”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必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快速阅读中的“跳读”

读书的目的是有所收获,而不是“读完”或“读过”一本书。因此就不要纠结一字一句地读完整本书。

通过跳读,找出书中有用的观点和方法,为已所用。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博学多才”尽人皆知,他的成就得益于他爱读书、会读书。

他读书从不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领会实质,跳出书本,带着思考把握书中的精华。

可谓“观其大略,得其精髓”。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而是一种分清主次轻重、求其精意、得其要义的略读。

作者还指出,小标题很关键,看了小标题后,觉得“不想读”或“没有必要读”,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跳过去。

读书重点是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跳读”非重点的内容。只要掌握三点,就能学会跳读。

1.如果遇到作者自述部分,可以选择跳读。每本书都有作者自述,是为了区别与其他书籍的不同。跳读并不会影响阅读效果。

2.对于实用类书籍,作者阐述的理论和观点,常会列举一些事例或自身经历,常规论证顺序为:理论-事例-结论,因此,跳过事例部分并不影响理解观点,作者会在最后再次总结核心理论或主张。

3.对于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可以跳读。

书籍中某些部分总是会给读者灌鸡汤,内容上采用夸张的表达方式,告诫人们采取行动才会发生改变。所以,对读者来说,这种高谈阔论,快速浏览即可。

当今的屏读时代,跳读的目的是节约时间,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阅读。

成年人读书不是认字,而是从书中汲取精华,所以只要你能理解作者在说什么,跳读是完全可以的。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当你有了阅读习惯,读书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笔记记载、跳读技巧都是你阅读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总结:《快速阅读术》这本书除了讲述培养阅读习惯、呼吸式阅读和跳读技巧,还介绍了流水式阅读、多读的7种方法等。

如果你是那个为阅读慢而烦恼,为没时间阅读而焦虑的阅读人,就请阅读这本书,它会让你获得意外惊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个方法,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yl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