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赴
写下这个题目多半不是为了美感。舞台上的美轮美奂用到现实中的交通指挥上,足见手的忙脚的乱。
先从那则著了名的故事说起。一中国留学生在外国过马路时闯了红灯,外国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不敢干的?于是分手。留学生学了乖,回到国内过马路规规矩矩的。不料才交的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能干什么?于是分手。
虽则是关于交通的幽默,但让人莞尔之余,却也道出了国人很多方面对秩序认识的缺乏和“勇于闯红灯闯禁区”的盲视。别的大的中的小的城市咋样了,我这个出不了远门的新疆人不敢妄说。但我所在的城市却一直延续着故事里的中国特色,因而成天可以让人感叹不已。
原本是想写些“交通啊,交通”之类的题目的,又觉着过大流于空泛,闹不好还易招来交警和专家,有抢人家饭碗之嫌。想来想去,又想用《在路上》做文章名,很不幸和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书同名。其一是贴切。试想,人的一生中不是在床上、在椅子上、沙发上,就是多半在路上。出了门,便是路。水泥路、马路、绿化带里趟出来的小路、还有郊区的石子路、乡下的土路、田埂等等。总之,随处都是路,走着的人自然在上面。也有人说他坐飞机,那叫航线,虽然看不见,也有个坐标和经纬,不信你乱飞试试?其二,还是贴切。因为都是路上的所见所闻。别人每天上不上路我不知道,但我天天得在路上,家到办公室到企业到父母家再到别的什么地方。地上本就有路,走得多了,便有了慨叹、有了总结、有了写下来的欲望。
最后还是选择了,《警察和千手观音》这个题目。直观,滑稽。博你一笑,调侃而已。
我所在的城市不大,不超过40万人口。因为僻处内陆发展较慢,街道改造了好些年还是窄。虽然离单位不很远,但也不是一个馕饼就能滚到头的距离。前两年雪大,又打不上的,28路公交车又是出了名的能让人把花儿等谢了的慢车。失望之余只好走路,一步一小滑或一大滑,频频看见路上车碰车,车溜冰。好容易走到单位,同事们都以为遭了劫。
04年混了辆电动车,加上新买自行车丢了不止一辆,就不愿劳心费力踏蹬而行了。电动车除了充电麻烦外,什么都好。没有交警管,可以观风景看倩影——脸最好不要看,以免失落或撞车。还可以看看前面的轿车、满当当的大巴中巴,被拉在身后用力转轮圈的人。“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良好感觉油然而生。当然如果天冷的话,尤其是冷也油然而生的时候,就没法较些子了。可见体力劳动在路上不是没有它的优势。一则减肥二则加热三则没人管。
因为每天要准时签到,每天就要碰到很多交通问题,想不哎呀想不生点气都不成。比如下坡吧,偏生有人不肯绕圈,逆行而上。行人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迎面而来,目不斜视面无表情。还喜欢拉帮结伙,一副群殴不怕单挑的架势。更有人车相遇亲热的不得了,在个拐角处停住唠嗑,一百年没说过话似的。有的干脆矗立在斑马线上挡车,惟恐往前或后会坏了他她打的的风水。
人
毕竟只是肉体,没有钢铁的家伙实在。比较起来行人算是第二强的。大概流行“我不轧车,车不轧我的;车若轧我,我必被轧的”坚定信念。男女老少一律不走“人道”,走车道。怡怡然,或风情万种,或风姿挺拔,或垂垂老矣,或弹性十足。反正后面也不长眼睛,逆着走交警也顾不上干涉,夏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跟着树荫走,谁敢撞?
还有巨牛的超人、强人,走着走着,忽地想起什么,斜刺里往对面走,浑然是田间小道和草原、荒野上驴行日久的缘故。更多的人不光心脏是歌里唱得“比较大”,而且具有后天选择性失明的特质,按说时下人行的红绿灯也够全了,却一律视而不见。“粉身碎骨浑不怕,敢把车流拦路边”。
前几年为整顿交通,街道办事处派了些人边吹哨子边拦一小绳,尚挡不住几人。如今可好栏杆全拆没了,十字路口空旷地像跑马场。老迈的可以弓背低头前冲;新锐的估计坚持健身无死角——拿那些白色斑马线练习跳远;小朋友人小心不小,急于赶超刘翔叔叔;时髦女郎趔趄着巨高的高跟鞋,似乎也是为了实地验证一下回头率,昂昂然走着街与街之间最短的直线(不知哪里学的几何?)。还有走惯田垄的,左看看右看看,男女老少搭伴着,怯生生、慢腾腾乱走一气,警察一吼,才一路小跑到对面。
出租车
如果在本城选拔撞车王的话,出租车力拔头筹。全然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尤其是没过实习期的半生不熟的马路杀手,跟公园里的碰碰车一样,车不撞人死不休。没有电子警察和活警察的地方,随意地调头,带着锐响的急刹,或是挨着人驰过,生怕晚一秒误了生意。
也许是职业枯燥,加之外国大片看得多;虽不敢大展车技,但也渴望牛刀小试。无奈城太小,路太窄。于是乎见天呯梆之声不绝于道,蓝白或者红白戴帽子(车灯)的车里侥幸能活着爬出来的人,都讪讪地看着匆匆赶来杈子(交警);当然,躺倒的就得另说了。
出租车司机们的生猛给人的印象之深和精神延续之久,以至于几年前有人促狭地通过电台,专为他们点播了张恒的《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这帮属螃蟹的当然老大的不悦意啦。
公交车
不过,其软的必然怕硬,碰到公交车,也一样没辙。公交车车体大又高,不怕撞,平常又没有交警拦着(只要不过份闯红灯)。大客司机驾训“学历”较高,人又粗嘎,夏天闷热冬天酷寒,成天十趟百趟地晃悠烦了,便不甘心当替补,可着劲往前挤。不但如此,打手机的、剪指甲的估计也不老少。(幸好,如今开始整顿了)。
自行车
自行车大概秉承了“自由自在行车”之精髓,又是当之无愧的大多数。山地赛车90年代曾风靡过一阵子,但因为不论男女老少都得撅臀骑,姿势甚为不雅,且变速加速的功能常常难以施展;因而沦落为当代大中学生们的偏爱。从山地到平地大概觉得让人太平坦了,没有体现80、90后人做事不瞻前顾后的风格,就骑得贼快。逆行时,搁眼前飞掠而过,衣角如翼车轮咯吱。更有甚者,两人同骑,一人直立车后座,边说边打闹,轮把左扭右扭——出自马戏团的翻版。
电动车
肥胖的女人开电动车常常悄无声息。斯车噪音极小,马路上的人东张西望之际,胖人和胖车擦车头、人身而过,屁股一扭,扬起一头卷发一身腻香,渐行渐远。后边忙着刹车,或手按胸口。
我活了三十多岁,总算据此明白了“横行霸道”的意思,就是横着走路占着道路。若要还是延续人工的交通指挥方式,交警们必得修炼成千手观音的造型,不然腮帮子肿成猪头也未必有人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