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今天这个章节让我对“时空感”“自我效能感”“连续与断裂”等心理名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理解。文中提到,全能自恋的人,能量通常就像是推土机一样,直直的,不知道绕弯。推土机 要么把阻拦我的墙推倒,要么被这堵墙毁坏。但成熟一些的人,就知道有空间存在,直直的路经常行不通,那我可以绕一下,还可以先退一下,等合适的机会。生活中的我们可能会在某一刻突然领悟到,事情是可以绕弯的。
成熟的人的一个重大进步就是有了时间感。有了时间概念后,生死考验就不再局限于当下的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如此一来,愿望得“生”的可能性就大了太多倍。
家庭教育总强调延迟满足,而延迟满足指的是, 一个人相信,在更长的时间内,因投入与机会增多,所以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即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所以满足的时间可以拉长。实际上,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多数愿 望要满足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挫败,觉得自己什么愿望都达不成,这不叫“延迟满足教育”,而是“绝望教育”,是在逼迫他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 你的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必须帮助孩子形成这个感知——随着时间的累积,靠自己的努力与必要的帮助,我的重要愿望会实现,虽然其间遭受了一些挫折。
空间感也是一样的。成熟的人知道,这个空间不行,可以换个空间啊。比如恋爱,这个人不合适,可以换一个人啊。比如工作,这个工作实在做不好,换一个啊。即便我在这个时空甚至很多时空受挫,但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中增加我实现愿望的可能性。
这就是所谓的“韧劲儿”。作为一个能量体,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韧劲儿,轻易不会再破碎。就是知道,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要成为扎实的人格、品质却非常不易,它需要很多次的体验,才能变成确定的个性。最终,你会形成这种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的积累与空间的转换,你的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
尼采有句话:“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但成长中, 一般还是要循序渐进,先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形成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人逐渐长大,在各种挑战中逐渐让他们更为强大。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一段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 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和什么人交往,有时能觉得你能看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能做成什么样的事,继而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