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斬,一个梦想以文字为业的读书人,这是我的第304篇个人原创,欢迎关注。

朋友说他最近开始“断舍离”了,已经陆续处理和扔掉了大概三十多双鞋、几十件衣物以及一些其它的家用物品,并将继续一路扔下去。记得上次会面时我们刚谈论过这个问题,我一边表示赞赏的同时一边感叹于他的执行力之强。我开玩笑说这是至少令三方面都开心的事:他自己很开心,我为他感到开心,另外那些捡东西的阿姨们也很开心。
我是几年前听说这个词的,当时顺便了解了它的含义和起源,知道它最早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意是“断绝、舍弃、离开那些不必需、不舒适的生活物品,以最少的物品保有量来维持生活”。几乎是从看到这个词的第一眼起,我就喜欢上了它。
在看完几本相关的书、一些文章和各类视频之后,我决定开始尝试,并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不持有”的生活。现在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丢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物质的依恋越来越少,内心反而变得越来越充盈。我甚至越来越相信,这是我可以践行终生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会喜欢呢?我想也许还是跟本性有关。记得学生时代在书上读到过一个故事,苏格拉底站在琳琅满目的货物市场里感叹,原来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他不需要的东西啊,当时看完仅仅会心一笑,却直到今天都印象深刻。商品过剩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买买买仿佛变成了天然的正义,毕竟如果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没有现代社会的几乎一切。但是看着那些迷失在物欲世界里的人我开始想,这就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方式吗?可不可有另外的选择?
虽然本质上人类和其它动物没什么不同,但人类毕竟不仅仅是动物,如果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对物质的追逐和占有上,那我们凭什么说自己是高等物种,地球之王?人,多少还是要有点除物质以外的追求吧。何况即便身前占有再多,临终又能真正带走什么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如果最终人人都必须面对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的事实,那身前占有再多物质又有什么意义,何况这还只是临时性占有。
我还想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拥有令其它物种望尘莫及的人类大脑,人类也正是凭它才站上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但许多人好像却并不喜欢主动使用它,宁肯放弃自主思考的权利。社会也常常有意无意地鼓励人们放弃思考,凡事只要随大流就好。我们自诩为高等动物,但从历史上来看,这大概确实是我们对自身能力的美丽误会和对人类智慧的巨大高估。
所以商家一鼓吹什么东西是你“必须拥有”的时候,你就信以为真;一宣扬你的生活之所以不如意就是因为还欠缺了他们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时候,你就无比赞同。购买的越来越多,生活却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还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权,并从此陷入了消费主义漩涡,无法自拔。我们本该成为物质的主人,结果变成了它的奴隶,还因此沾沾自喜,甘之如饴。
如果你不保持独立思考,那就会有无数人为达到各种目的,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占据你的大脑,支配你的行为,让你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的同时,还让你误以为这是你自由之主的选择。你心甘情愿地变成羊群中的跟随者,只会跟随领头羊的脚步一路往前,即使前面明明是悬崖峭壁。
开始断舍离之后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最终目标,最终要做到“一包走天涯”:即所有的家当用一个大旅行包就可以装完,随时随地能够说走就走。当然目前离这个目标还太远太远,但我依然有信心可以在数年之内做到。我还跟朋友互相约定比比看谁能够先达成目标,我想到了那一天,我们一定会更贴近梦寐以求的自由。
《如是我闻》
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
——《增广贤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