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淘米下锅生火熬粥,白米随着砂锅内水温的升高慢慢变得柔软起来,凉杯白开水放阳台,刷牙洗脸,顺手把昨晚换下的衣服搓洗挂阳台凉上,还有点时间,坐阳台竹椅上看会书,等女儿一起吃早餐。我是父亲还是我自己?我在家里吗?
出小区大门,女儿往左上学校,我往右去菜市场。混在大妈的队伍里,挑选些刚从田地里采摘回来的时令蔬菜,扫码支付三元或五元,再挪地方买油盐酱醋。我是市民还是我自己?我在菜市场吗?
堡上汤后,离家谋生,骑自行车到茶庄,开门通风,擦桌扫地,整齐物品,烧水沏茶,客人未到,手捧本书,自酌自阅,也许颗粒无收,囊中空空,也许略有收入。我是商人小老板还是我自己?我在茶庄吗?

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探讨什么是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汉语上就是存在、在、有、是等字眼。那么,什么是存在呢?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如果我说我是个商人,那么,是商人的意义给我了存在,假如哪天茶茶庄倒闭关门了,意义消失了,我还是商人还存在吗?由此,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存在的本质,比较好理解。时间会流逝,每分每秒都会成为历史生活,而这些历史生活便是存在者,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历史生活所突显出来的意义,即存在,时间是存在的本质。
可是时间又是什么存在呢?难道时间就是我熬粥、洗衣服、买菜、看书吗?人生在世,我们在于时空互动中产生三个不同层面的世界,即我们在其中与事物打交道的周围世界、我们与他人共在的共同世界、我们与自己相关的自我世界,我们通过事实的生命经验接近这三个世界,即我通过熬粥、洗衣服、买菜、看书等体验到时间在自己身上的存在,比如粥可以起锅了、洗衣服的泡沫少了、茶叶一斤也没卖出去,表象依然存在,时间在流逝,相由心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患得患失,存在即痛苦。如何灭渡呢?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哥白尼指出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证明人类不是特别优秀的物种,弗洛伊德发现人无法用理智完全控制自己是受制于潜意识的,表象世界里,人的尊严被科学进步一步一步地解构,人的欲望被物质财富、名利地位一步一步地抬高,我们能建成巴别塔通天吗?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知,即非般若波罗蜜,是还,是名般若波罗蜜,是本,知了还本,唯知实者,方知佛说。如果说,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那么,花开花落、诸相非相,万法皆空,洗衣做饭何处寻觅?
附: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 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 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 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