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文化很美好的地方,就在于强调你做的事情都跟你的内心关联,都是一个反观的过程——借由外物来回归自己。我们在临摹古代经典法帖的过程中,亦可以把焦点放在如何达到生命内在的探索,学会更全面了解自己,化解内心情绪的冲突与缠缚。以此训练自己“安住当下,守一不移”的能力。
临帖可以平衡大脑运行的能力
人的大脑分两部分——左脑和右脑。简单一点说左脑管理思维方面多一些,右脑管运动和艺术多一些。例如:平时我们如果在读书,那就只要用眼睛和脑子就可以,耳朵可以不用的。眼睛也可以闭着的。而如果在运动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协调肢体动作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如果是学习,就用左脑为主,如果是运动则以右脑为主。但是学书法却必须全面动用脑的两个部位。比如,你临帖的时候,右手要动,左手也要动,眼睛要看碑帖,脑子里还要记碑帖、背碑帖。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心多用。在此时,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都被调动起来,左脑和右脑同时工作,既调动思维又调动动作。你说这是不是对于脑部运动的最好锻炼和平衡?而且在这种一心多用的状态下,孩子无法分心于别的事情,这对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也是大有疗愈功效的。
临帖可以调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数知识都是用逻辑思维范畴来表述的。惟有书法属于形象思维范畴的。长期在罗辑思维的领域学习,形象思维的能力得不到运用,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就会下降。通过临摹学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避免两种思维方式的偏废。有效开发青少年的智力。在艺术领域,同样处于形象思维范畴,其中也有区别。比如,建筑、雕塑等属于确定性形象思维。因为它们都有特定的外形,书法具有不同书体的构成,不同线质的节奏,纷繁错综的变化等等,你就很难说明书法是某种形态。所以说学习书法是最高级的形象思维,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
临帖可以提升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俗话说:勤能补拙。由于勤奋,即使基础稍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而且勤奋的关键在于意志力。书法学习中技能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个难点有可能要经过上千次的正确重复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学习书法有利于培养儿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敲门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这么快的环境下,练习书法静下来,也算是一种享受吧。书法是一门易于掌握的艺术,在初学阶段容易上手,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字素养——即有一定的书写概念的人,都可以学习它,并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书写毛笔字。学习书法可以提升素质、启发智力、培养耐心、陶冶情操等等。还可以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对自我心理控制能力也有很好的效果。是纯熟的书写技巧与对作品深刻理解的完美结合。学习书法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学习书法无论女孩、男孩同样可以在这一领域发展。但要想使书法艺术表现的更加完美,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各种字体风格和文化底蕴,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