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晚上的课程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听下来,我对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有感触,就是共情。结合到自己的过往,好像找到了自己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原因了。
老师开篇就讲到:在学院派的心理治愈案例中,起到了治愈的疗效因子有三部分:关系占到71%,流派技术只占17%,其他因素占12%。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让我意外的是,心理学咨询师能把患者治愈,原来他的咨询技术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竟然是和患者的关系!
接着老师讲了关系为什么关系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原因,他引出了共情的概念。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对于共情他是这样解释的: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
具体到实际生活中,能做到共情的情况是这样的:从对方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精神世界
II.运用谈话技巧把自己对对方的内心体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
III.引导对方对其感受做进一步思考。
老师用举例说明了共情的四种水平,共情水平从低到高,看图: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从图中的几种不同的共情水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和人交往能力。
好的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水平都可以达到四,所以他们会和患者逐步建立信任的关系,这样良好的关系自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共情水平都很低,比如我。
我一直不明白我和别人的交往往往很难深入,现在才明白除了不善于言谈,那么低的共情水平在和别人交往中不知不觉中给别人不舒服的感觉,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想想也是,自己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希望的是有一个共鸣的人,而不是让别人去否定自己或直接得到建议。这样的人只会让自己更不舒服,次数多了自然不会有深交的欲望。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自己的共情水平提高,这需要练习,虽然不容易马上改变,但有了这样的意识,总会慢慢改变。
再上俩张图,说明如何能做到高水平共情。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共情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