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藏象学说之脾胃

藏象学说之脾胃

作者: 刘恩伊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5:40 被阅读0次

      脾藏象,脾脏作为人最重要的藏象。是运化水谷精微,并向全身输布营养物质的藏象,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又称脾为后天之本。脾藏象包括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四肢为脾阳之末,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和主统血两个主要的生理功能,运就是水液输布全身,化就是消化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是指脾对水谷消化成水谷精微物质后并且上输心肺,散步全身。这些水谷精微就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运化水谷的机制有二,一是脾气升清,胃气降浊,就是脾能向上输布水谷之气中属清的那部分,胃气能将剩下的浊气向下运输。这是脾胃的特性,也是人体气机运动的表现形式。二是脾阳的温煦作用,运化水谷需要合适的温度,这就是脾阳的重要性,二者相互为用,脾气升则阳气旺,阳气旺则脾气升,共同完成运化的机能。运还包括津液的输布,脾脏又为水之中源,和肺肾同为全身水液的代谢部位。脾气输布津液,灌溉全身脏腑,如果津液输布失常,聚集为湿为痰,脾气为湿痰所困,则脾不能健运,发为全身为病。

      主统血的机能是脾气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防止血液溢出脉外,常见于各种出血证和贫血症这个比较切合西医上的脾脏功能。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同时,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的健运与否,关乎全身气血充足与否,所以,脾同时也是具有生血的功能。

      脾的生理特性,是脾气上升,所谓的升,就是人生之气在脾这里,是上升的,属于一气周流循环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脾能升清气和向上输布津液,每个藏象的机能,都是源于这个藏象的基本特性。脾气上升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维持各个脏器的位置防止出现各种脏器下垂的疾病。

      另一个特性,就是脾喜燥恶湿,脾为土,土燥则健运,湿则不能健运,反而聚液生痰,痰随气血流布全身,若脾土湿陷,则不能克制肾水,造成肾水泛滥为病,这是因为土燥则克水,土湿则不能克水反被水侮。这个土湿的原因有很多,寒邪为患,或者五志过极都能造成脾土湿邪为困。

相关文章

  • 藏象学说之脾胃

    脾藏象,脾脏作为人最重要的藏象。是运化水谷精微,并向全身输布营养物质的藏象,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又称脾...

  • 藏象学说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

  • 藏象学说

    又回到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 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 这也是辩证的基础所在 由表及里,见微知著 治病如此,...

  • 【耳雅堂教练共修】《黄帝内经》藏象学说--心20160418

    第二章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象不以质,以象为主,藏象,脏藏于内,质见于外,可阅者也。...

  • 【耳雅堂教练共修】《黄帝内经》藏象学说3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第二章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象不以质,以象为主,藏象,脏藏于内,质见于外,可阅者也。...

  • 【耳雅堂教练共修】《黄帝内经》藏象学说2--心肺肝胆膻中

    第二章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以象不以质,以象为主,藏象,脏藏于内,质见于外,可阅者也。...

  • 中医入门之藏象学说

    今天是中医入门的第八篇,主讲藏象学说的介绍 大家常说的心肝脾肺肾就包含在藏象学说里面。 从今天开始,学...

  • 第七天【藏象学说】学习笔记

    今天学习了藏象学说的概念,总结如下:

  • 藏象学说-肝

    前列腺疾病(会阴部、腹股沟胀痛、会阴部潮湿)、女性盆腔炎(少腹坠胀、腰骶部酸胀)都是肝气郁结的症状,肝气上逆会影响...

  • 藏象学说-脾

    脾为气血化生之源 脾为水之中洲(参与水液代谢)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脾胃为气血机升降枢纽 笔记如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象学说之脾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er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