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清叙语》148:荣格移情心理学的秘密

《万清叙语》148:荣格移情心理学的秘密

作者: 心喜欢生0003 | 来源:发表于2024-03-12 08:35 被阅读0次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意识的中心,即自我。自我是非常局限的,是活在庐山里面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活在自我层次是受到意识的局限的,能量不流动,情绪容易内耗,也不容易从他人视角看问题。

第二层:生命的中心,即自性。自性即从局部走向整体,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庐山看庐山,跳出原生家庭看原生家庭,跳出男性视角看女性特质,跳出女性视角看男性特质。这样人就灵活了,就从性别的局限——普遍而言,男性更有力量,是一种理性逻辑,女性更柔情似水,是一种感性逻辑——走向了雌雄同体的本自具足。

第三层:存在的中心,即道。存在是你的意识所能触碰到的最大的范畴,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感知到的存在的范畴也是不一样的。所谓道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有你能感知到的存在都是从道中显化出来的。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治疗原理

如图所示:

a表达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单纯的意识自我的关系

b表达了咨询师潜意识世界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和来访者潜意识世界阿尼姆斯(或者阿尼玛)的关系

c表达了咨询师意识自我与他潜意识世界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的关系

d表达了来访者意识自我和他潜意识世界世界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的关系

e表达了咨询师意识自我与来访者潜意识世界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的关系

f表达了咨询师潜意识世界阿尼玛(或者阿尼姆斯)与来访者意识自我的关系

我们说判断一个人就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看行为模式,言谈举止、反应模式,是僵化的还是灵活的。

第二个层次看情绪能量,情绪饱满、气润丹田,是流动的还是阻塞的。

第三个层次看系统结构,宽容大度、大爱无私,是仁厚的还是狭隘的。

所有的行为模式的不灵活都来自情绪能量的不稳定,而情绪能量的不稳定是来自系统结构的不稳定,也就是活在局部里面,处在分裂和冲突状态。

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比如现在有一个人说你长得不好看,这是一个信号刺激,被你的感官耳朵听到了,产生一个感觉,感觉的信号被神经系统捕捉产生一个知觉反应——对这个感觉刺激形成一个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里面跟观念系统比对——如果观念系统对自己的信念是:我是好看的,因为你审美观不行,看谁都不好看,那么这个刺激信号,营销不到你,那么就没有什么痛苦的感受,对外也就没有激烈的情绪。如果观念系统对自己的信念是:我是不好看的,那么这个不好看的信念被激活后,就会产生一个不舒服的感受,对外表达为一个愤怒的情绪。所以一个完成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观念、感受、情绪5个部分组成的。

在我们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感觉、知觉、观念和感受都是不容易直接观察的,最先看到的是情绪,因为情绪是对外的。所以要想修改反应系统观念,必须通过觉察情绪回到身体感受上来,感受联通观念。

从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来说,初期访谈都是从来访者的情绪冲突入手的,慢慢连接感受的过程就是不断连接潜意识的过程。如何激活来访者的自性化体验,首先咨询师需要具备自性化体验。

一切为主体,

一切为客体,

一切为一切,

一切为一 一。

来访者与咨询师是互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访者一开始的状态是混沌的,他内在没有分化出一个客体来,所以他需要通过移情把潜意识的阿尼玛(阿尼姆斯)投射在咨询师这里,从而产生主体的存在感,治疗就开始了。

如果咨询师的自性化完成度不高的话,就容易用意识自我来工作,就很难激活来访者内在的阿尼玛(阿尼姆斯),往往就处在a的关系里面。

如果咨询师的自性化程度比较高,咨询师就逐渐内化到来访者结构里面成为他的客体,这个过程叫内摄: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将外部客体归为内部客体的过程。

当然在内摄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投射:将自己体会到的以为咨询师也会体会到。当来访者将自己僵化的反应模式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时候,比较敏感的咨询师就会不认同来访者的投射——比如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比较丑的时候,咨询师可以跟来访者讨论这个丑是怎么定义的,通过讨论而不认同来访者的这个僵化的反应模式,就产生了——投射而不认同,那么来访者就会思考,原来我对别人的负面评价不都是对的,他其实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治疗作用。

这样通过不断的内摄和投射,来访者对咨询师内摄进来的客体就不断转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里面,就完成了内在主体的扩容——就完成了初步的自性化之路。

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的主体部分不断扩容,心理容量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平静,反应模式越来越灵活。慢慢的他就会进入到红化的部分——就是一个自性化的质变。这个部分一般就会进入两性关系的讨论,我在上篇文章介绍过,性关系是进入共生融合体验的法门。

最终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同构共振的场域中,发生一种炼金术的质变——只有光可以生光,只有爱可以生爱,只有自性可以生自性——这个咨询场域就是一个炼金炉,最终导致来访者的自性化蜕变——心外无物,吾心即宇宙。咨访关系愉快结束,来访者蜕变成一个整体的人。

相关文章

  • 《移情心理学》

    《移情心理学》,荣格的作品,“移情”也是“投影”,个人以及集体潜意识的投影。书中的插图,大家可以看看,关于古人对男...

  • 《万清叙语》——序言

    今天是2022年3月26日,昨天因为看书太入迷了竟然忘记了简书的日更,让我坚持了745天的习惯中断了一天,多少有一...

  • 《万清叙语》101:梦的分析——荣格解梦之一

    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一切均竭力于外显化,连人格都力图从无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完整的体...

  • 《万清叙语》102:梦的分析——荣格解梦之二

    在介绍荣格释梦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荣格的原型理论。荣格把整个人格统称作“心灵”。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

  • 《万清叙语》36:重生

    日高高,天蓝蓝,浮生如梦在心头。海清清,草绿绿,一片祥和遍地游。春天天,花朵朵,沁脾润心惹人醉。临在在,当下下,灵...

  • 《万清叙语》82:观者不语

    《谷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得以谛视我亦曰观,犹之以我见人,使人见我皆曰视。 今天站在...

  • “以自己为明灯”——荣格论移情图像的处置

    本文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五讲读书会上的讲稿,主题是咨询过程中,移情的处置。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荣格会问...

  • “以自己为明灯”——荣格论移情的治疗

    本文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五讲读书会上的讲稿,主题是咨询过程中,移情的处置。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荣格会问...

  • 《万清叙语》12:上海的回眸

    喜欢你还是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喜欢你而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喜欢城市的气息更加喜欢你也因为你,不得不离开这座我喜欢的城市生活...

  • 《万清叙语》111:爱的承载

    刚刚又做了半小时的冥想,出现了一个意象。姐姐承载了原生家庭不堪重负的苦难,她逝去了。我顺位继续承载,也感觉不堪重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清叙语》148:荣格移情心理学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f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