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风欠鸟儿一个道歉,风怒吼着摇晃大树时把鸟窝里还没长齐羽毛的小鸟摔落在地,娃儿们发现了它,着急地找我去救小鸟。可当我们相遇时,它已离开世界。越来越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好似一场真人扮演的游戏,熟悉的一切都变得生涩且陌生。自然总是含蓄地想交给我什么,可我坐在飞驰的客车上望着追赶的自然,我们渐行渐远。小鸟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或许生命只是一种可能,可能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生命的呈现,无论生死。这短暂的时间里人类和其余物种的生命都需要获得一点滋养,一种力量的获得让我们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完整一点的生命,这种力量应该叫做努力。是生死中探寻意义的一个关键。我们在尝试着用体验的方式去尽可能地探寻生命,所有的困惑都只是人类独有的偏见和对痛苦的追寻,自然是没有困惑和偏见的,存在即是合理。
生命的本质之一可能就是存在,合理的存在,能感受风雨的存在,无所畏惧勇敢地存在。晨间吃饭时与厨师聊天,厨师家附近有警察抓嫖客,聊之至此,厨师提及年轻时闯深圳曾见识很多少女在男友的支持下选择了出卖身体的道路。甚至还有爱人楼下带娃,妻子楼上交易的事情。恐怖的他人生活让我震惊,心中一种木然的沉默。我不知是为爱情的另一种呈现而叹息,还是为他人的生活而难过。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人,更没有本领去扭转现实中的问题。我只是想明确听过这段故事后我的想法是什么。是怜悯?抑或同情?是悲哀同类?还是圣人般的冷漠?只能勉强地恶意地将这种思考转移到走错路的努力上。事实证明,生命的存在可能还是要做些什么来验证活着,无论世俗眼中所谓的黑或白,都有着证明自己和维持生命的需要。或许这份努力前,要加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尊重,一定要在努力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山路,只要内心还有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那么回头就不能代表过去是黑暗。
如果已经从襁褓中爬着学会了走路,那就带着生命稳稳地走下去。如果已经做了决定,生命也一样的肯定,那就天涯海角随意去闯荡。路上总会有风雨让我们迷茫,让我们想在这冰冷的世界里躺下休息一会,心中的梦想也会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燃烧殆尽手中的希望。而能帮你在风雨中突围而出的只有努力。95岁的中科院院士叶淑华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勇敢去争取”。生命不息,努力不止,这位老人用一世纪的生命总结成一句话交给后辈。 远隔屏幕的我们也被老人的言语所振奋,人生不应该以走路的长短来定义,而是要以沿途看到的风景来衡量。近来单位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偶见一位老师在操场诵读说课稿件,横扫一眼便匆匆而过,心中却留下对该老师认真的赞许。后续的比赛中该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努力认真地去对待比赛。决赛中才艺展示是老师们最艰难的环节,该老师上台笑场几次,但还是坚持着向台下的全园老师展示了一段手舞。我从对她动作的滑稽大笑到鼓掌直到最后,是因我从中看见一种努力的姿态,一种勇敢地不怕别人嘲笑讥讽的坚持。当你努力一次,别人会认为你做作。当你努力十次,别人会认为你爱表现。而当你次次努力时,别人只会对你尊敬。当然,别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你自己。很汗颜的是,我也是无数个我眼中的别人。我也曾数次无意扮演着别人的角色,将对努力的轻视毫不吝啬地当成鲜花送给坚持。努力本来就是随机坦荡的展现,让我们当观众的时候眼里多一份阳光,会让这阴暗的天雨过天晴。
越是不强求越能体会生命的简单,当放下执着,会遍地花开。艳红的木棉花落在地面被风吹日晒后变成黑色干枯的回忆,这份枯萎的凋零也是一种美丽,但要你不执着生命的一角而是真正坦荡地去接纳一切的变化。尊重逝去,生命的存在形式不是唯一的答案,积极努力地去活出每个阶段的自我才是最后一块拼图。
越是干旱的稻田,越能遇见龟裂的美好和彩色的梦。当你感觉日子已经重复到乍然无味时,那就正视这一份陈旧,最老不过是今天的颜色。生命在每晚的风儿中剪辑出明天的欢喜。没有什么能被预知,也没有什么能被定义。在无法预知的未来里,请你一定对自己好一点,在这杂乱的生活里,带点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