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一十七
原文
杨公子搢,父笠湖公,刺邛州。公子自任上归,其弟蓉裳索蜀中土宜。公子赠蜀椒、雅莲,附诗云:“宦久并无囊,土物置何许?且开药笼看,赠子辛与苦。”有《雨后》一联云:“坐吹紫玉树声杂,行近白莲人影香。”《渔父词》云:“若使樵青绝世,闲身愿作渔童。”
译注
杨搢公子,父亲是杨笠湖公,做邛州刺史。杨搢公子从任上回家,他的弟弟杨蓉裳向他索要蜀中土特产。公子赠给他川椒、黄连,并附上一首诗:“宦久并无囊,土物置何许?且开药笼看,赠子辛与苦。”当官许久并无囊袋,土特产放在哪里?你打开药匣子看看,赠送你的是辛与苦。他有《雨后》一联:“坐吹紫玉树声杂,行近白莲人影香。”意思:坐着吹奏紫竹做的箫笛与树木摇动的声音相混杂,走近白莲花的时候人的影子也香气飘飘。他的《渔父词》诗句:“若使樵青绝世,闲身愿作渔童。”意思:假如世上婢女冠绝当世,我愿意去做渔僮。
杨搢,字蕴山,金匮(今无锡)人,监生。
杨潮观(1712—1791),字宏度,号笠湖,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举人,曾长期在各地任县令,后迁四川邛州知州。关心民生,有政声。作品有均为单折的短小杂剧三十二种,合编为《吟风阁杂剧》。
杨芳灿(1753-1816),字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拔贡出身。历任甘肃伏羌县令、灵州知州、户部员外郎等官,以母丧归,主讲关中书院。曾参预修《四川通志》,卒于蜀。谱主受业于袁枚,工诗及骈体文,在京师任官时,曾与法式善、吴锡麟、马履泰、张问陶、赵怀玉等交往,以诗唱和。著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等。谱中所记以仕历、交游为主。其中涉及乾隆年间甘肃伏羌新教阿訇田五起义事,可资参证。此谱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刊本。光绪五年(1879年)上饶卢氏木活字本。
樵青,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颜真卿五·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 肃宗尝赐奴婢各一, 玄真配为夫妻,名夫曰渔僮 ,妻曰樵青 。”后因以指女婢。
绝世1、冠绝当时,举世无双。①《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②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绝世而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③唐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郢 客文章绝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④《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有弟曹植,字子建,聪明绝世。”2、死亡;弃世。





网友评论